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作文 > 高二作文

高二写景作文

时间:2023-06-20 14:03:31
精选高二写景作文十篇

精选高二写景作文十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写景作文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写景作文 篇1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历史的长河波澜兴起,大潮涌动。我拾起那些积淀的瑰宝,倾听在时间中渐行渐远的跫音。当生命变成一场逆流,是谁,选择了独上高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那个酒入愁肠,对月浩叹的饮者吗?是以霓为线,以虹为钩的海上鳌客吗?是放鹿青崖、访遍名山、且歌且行的游者吗?青莲,在那个纸醉金迷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待只是取悦帝王,换取高官厚禄,而你却独上高楼,毅然离开了尔虞我诈的官场。

于是,你注定了要孤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是你傲然,“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剑气,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楠木苍苍,雨摧枝叶,敲打的可是你隐痛的心扉?风卷竹林,长篁摇曳,映衬的可是你踯躅的身影?垒青叠翠,琴声潺潺,萦绕的可是你幽然的长叹?少陵,在那个崇尚享乐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本是玩弄笔墨,独寄余生,而你却独上高楼,在帝国的阴影里心忧着苍生黎民。

你怅然,“独使至尊忧社稷,众臣何以报生平”;你痛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你忧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你从不低下那高昂的头,达到了让后世永远仰望的高度。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你是那只在迷醉里飘渺的孤鸿吗?你的沙洲,为何如此寂寞冰冷?你的风韵,渲染的是一幅怎样的画卷?东坡,在那个苟且安生的时代,人们对你的期望仅是韬光养晦,深藏才华,而立却独上高楼,甘愿烟雨寄余生。

滚滚红尘在棋盘上变幻局势。对于太多的对峙,你总以眉间结起的谜,及那落子声的锋利,洞穿了沧桑的人世。

你畅怀恣肆,才情旷世,“休将白发唱黄鸡”,我看见你释然的笑,笑得如此爽朗大气。

东坡厮守着那轮明月,那方明净的天空。

在生命的逆流中,他们选择了独上高楼,坚守了自我,也就坚守了永恒的纯洁。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时代,你们选择了独上高楼,守护了自己,于是守护了历史的期许。

高二写景作文 篇2

麦熟季节,乡村热闹而喧嚣,幸福以辛苦的方式在大地上和心灵里摇晃、传送,古老的劳动,再次呈现出暗藏已久的神性。

秧苗在唱歌

在江南,稻种在清明下水。因为种子,农村就有了一个永恒的生命。农人必须沉浸于秧田,秧田里里外外的春天也就随了雨露阳光,滋润着、蓬勃着庄户人的心。播种,当属男人的活计,一把一把洒下的是世袭的传统。在绿开了江南,越过谷雨,秧田呈现无数的嫩芽,一片鹅黄、柔弱、向上,接受阳光和民歌,勇敢的泛青,这便是最初的秧苗了。

我来到秧田的时候,秧苗正一叶叶地挂着露珠。我把目光给了这整齐划一的秧苗,向上而坚强的秧苗;把心情给了这开阔平坦的绿,生机而从容的绿。我看到晶莹剔透的露珠泛着亮丽,露珠会意的收藏霞光,又滴落秧田的气息。我想,乡村的清新莫非源自秧苗?秧苗的清新莫非源自露珠?在春天,秧苗让我们昂起头来,牵手劳动和劳动的光荣。我是带着化肥来的,水渠则在秧田旁欢唱着。我愿意我的劳动茁壮秧苗。

我站在田埂上,看到了秧苗,自然、舒畅。眼前,绿色的秧苗,海洋般波澜起伏,一首一首唐诗宋词便在脑海中翻过,每一个精彩在春意中飘动,那成熟和收成便是彼岸了吧。脚下的秧苗齐刷刷地竞争着,向着蓝天阳光倾泻而下,在接近秧苗时便挤扁了,只好钻到秧苗缝隙,为温暖的春意绽放光彩。炊烟在远处缭绕,以最高的姿势生活着、弥漫着、烂

漫着。我在田埂上行走,饱览着牵手暮春的秧苗和秧苗拓展的风景,仍然寻找着最美的景致。放眼搜寻着,田头地边,多见的是老伯大嫂,每一个身影撑着忙碌,每一个身资缀着风景,难道浓浓的春色是由他们变出来的么?

那时,挑出第一担秧苗,正是燕子剪开很多视线的时候。栽插秧苗,真的是农家的基本功。现在,插秧机开进了小路,小路上的笑,打开了农家致富的门。秧苗载插完毕,就有鹧鸪鸟为夏报幕,换出一套套耕耘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那么娴熟和优美!

秧苗昂着头,以成熟的方式在唱歌,春色就要远去。此刻,阳光在沸腾……

岁月中,他们同时同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斗争,逐渐增强了征服自然的能力,人们从自然界取得的生活资料日渐丰富。江河可以捕鱼,火山可以取暖煮食,大地可以耕耘收获,林木可以搭屋造桥,自然界渐渐成了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自然对人的这种关系的变化,为人类的审美创造了必要的客观条件。同时,就人本身来说,在劳动实践中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人的肢体有了制造工具的技能,人的头脑有了思维的能力,人的语言又为彼此交往增添了工具。用马克思的话说,这就是“人本身的自然”也“人化”了。人成了社会的人,成了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意识的人。这又为人类的审美活动准备了主观方面的条件。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正是在这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劳动创造了美。

劳动创造了美,还表现在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由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也可以说,以生产力为轴心的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派生出的思想文化决定了人类不同历史的时期的美的观念。生产工具的创造和演变,使人类能逐渐生产专供供观赏的装饰品。原始狩猎氏族以动物的外在特征或者是关于动物的某种联想为装饰美;农业出现以后以植物的外在特征为装饰美。所有这些装饰美的每一次演变,都反映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精神文明的飞跃,说明人类最初的审美活动、艺术活动,正是这种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而人类的生产劳动本身也有着美的意义。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高二写景作文 篇3

夕阳正悄无声息地融进小镇无声的河流。

此刻,小镇班驳的青灰色在这些即将消失的金黄色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异常苍老和疲惫,而河流却似乎由于夕阳的融入而饱含了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孕育着另一个清晨。

我一步一步走在石板路上,听自己的心跳穿梭于鞋底击打街石发出的空荡的回声,两边的房屋以它们朴实而耐久的姿势站立着,似乎已经很多年,但它们仍将这样站立,像一个个平实而耐久的故事。

多年前,一个平凡的.女孩出生在这一平凡街道的一户平凡人家,女孩在这古镇怀里长成了一个水灵灵的少女,就像这里每一处的墙角悄然生长的鲜花,可是如此平凡的花开花落,就像没有情节的小说一样索然无味。

她的闺房在西楼。

西楼临水,某年某月某日,女孩推 ……此处隐藏3186个字……量不让冷风吹进来。可是,稀拉拉的雨滴冷冰冰的滴落在脸上,是那么的清醒。我可以清醒的回想起那也是一个秋雨的一天,天气阴沉沉的,涩涩的冷风吹着,显得格外的露骨。我正在上课,门外有人喊我的老师出了教师门在说话。一会儿,老师就喊我出来,说有人找你,我出来看到竟是我的妈妈,从家里来给我带了一件小棉袄,生怕我冷感冒,每次我发烧都是很着急。可是刚出教室门冷冷的风就把我吹的退了回来,妈妈还是坚持给我送来了衣服。其实,上课就那一会儿,放学都可以回家了,妈妈就是不放心。一件小小的事在我心底深深的印着,我很开心,也很为此耿耿于怀。秋雨来的是那么的自然,让我清楚的感觉的到它。

铃!上课铃声响了,稀稀拉拉的雨滴更是显得冷!

高二写景作文 篇8

山拥九峰,水带嘉陵,据山川形胜,巍巍兮,广中高临萃。莘莘学子,夜寐夙兴……

——题记

这里最美在早春。三月里,斜风细雨,新燕衔泥掠天际,青山携绿叩窗扉。

三月的校园,如同一匹江南织锦缎,零星的花点缀在上面,红的似火,黄的似霞,白的似雪。一层叠着一层,恰似阳光三叠,意蕴非常。不知是哪一场春雨唤醒了这么多朵精魂,将这里妖娆。花开满枝头,整个春天都在校园里回荡,微风送来一缕又一缕花香。用“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有亭台轩榭,檐角高高的翘起,流水淙淙,穿过竹林乱石,流淌在莲叶下面,不知是不是因为我错过了花期,从未有幸得见花开,倒见了许多“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风味。亭台边有红木桥,细柳柔柔地在上面,随风摇摆,款款深情而舞,却不知是从何人手中裁出。“清风细柳徒相惜”说的大概就是这样吧。

这里有梧桐大道,闭目细听,春天在这里踱步。一抹新绿,正趁着微风不噪时悄然爬上枝头,鲜嫩的鹅黄点缀着梧桐大道上的叶片,也许就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春天就会往上泼一桶翠绿色的水彩。

这里有荒草园,在断墙角种植着一棵高大的梧桐,笼罩了整个草园,如一把巨伞,直插云天。树上面栖息着各类鸟儿,是不是绕过天际,再飞回来,一圈一圈不知疲惫,却惊落几片昨年的枯叶。这情景,倒是让人想起那句“平地清风惊老燕”,只可惜不曾有一匹踏花飞马让我奔驰,好一日看尽这长安花,也增几分“踏花归来马蹄香”的意境。

闲暇时,便捧一本书到竹林,可惜为了竹叶不伤到人,竹枝被绑在两边,本是春色,倒是少了几分浑然天成的美。我经常在小假时消磨一下午的时光,“偷得浮生半日闲”。在那里,我享受着书中的清风与明月,山光与水色,碧海和晴空。陶渊明的菊花点缀着校园,龚自珍的红花落在脚下的泥土里,张泌的翠竹在头顶上辉映出斑驳,温庭筠的潺潺流水在红木桥下泛起轻轻的波澜。

忽而,老教学楼的窗户里向外涌出了一阵读书声。便出现了放白鹿于青崖间的旅者,三分剑气,七分月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大江东去浪淘尽”,不为“蝇头微利”触动,只愿沧海济苍生;三月里的春风吹起帘子,惊起一滩又一滩鸥鹭,“掩重门”,不由得人不断魂。和着春光,甚是动听。

这是我们的校园,这里有“荣曜秋菊”的美景,也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风;还有“概括于坛内,浓缩于眼前”的深厚文化,我爱这里。

乘一匹快马,赶上春风。让他留在这里就好,让我爱的这里独占一树春风,享受天地韶华。

高二写景作文 篇9

我的故乡在如诗如画的江南,碧波荡漾,烟雾缭绕,那是生我养我的气息,那是娘亲头发上樱兰花香的气息。而我阿爹和娘亲结识的地方,是在孤烟直的大漠。从幼时开始,我便对大漠有种前世今生的迷恋。

我从未去过大漠,再多的迷恋都来自于内心求之不得的幻想与憧憬,我还是真切地热爱江南的一切。

江南的夜晚,很温暖。我常常坐在屋顶上,枕着娘亲的腿仰头看夜空。夜晚有凉凉的露水,片刻睫毛上就凝结了细细的露珠。我总喜欢把它们当做宝贝,留在睫毛上不肯擦掉。

而如今,我习惯一个人爬上屋顶,抱膝望着星空。我初初懂得寂寞的滋味,夜晚的天幕离我仿佛越来越近,就撑在头顶,伸手就能够到,这种压抑的感觉让我万分惶恐,星星离我越来越远,它们也不再可爱。

于是我开始改变习惯,白天看天空。

然而白天里的天空比夜晚深沉的黑色天幕还要寂寥,但是安全。

我时常能看到落单的孤雁从头顶寂寞地划过天际,发出短促而尖锐的叫声。天空不动,草木不动,只有我自己在慢慢变老。

终于,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大漠看一看,至少要去朔方看一看。

我喜欢朔方一年四季的变化,我开始抱怨,为什么娘亲的故乡是在江南而不是朔方。阿爹告诉我朔方危险,大漠风沙弥漫,都不是我这样的女子适合生活的地方。

可是我不愿相信,我不知道朔方哪里危险。我想去看看雪景,我从来没有见过下雪的模样,从来没有感受过大雪纷飞中迎风而舞的心情。不管危险与否,我想去朔方。

爹娘拗不过我,还是准许我去了,但是却要我发誓,此生绝不去往京城,皇帝之都。我并不知爹娘与皇帝有什么深仇大恨,可是我也不想知道,她们上一代的恩怨本该她们自己了结。我一心只想着我的朔方,我的大漠。

高二写景作文 篇10

邗沟之于扬州,正如盘古之于天

入春许久,清晨的邗沟河畔仍是翠绿点点,隐约可见一点点彩,隐匿在浅浅的翠绿之间。站在邗沟河畔,呼吸着这两千年来亘古不变的气息,但我却不敢独享。象牙白的石桥卧在邗沟河上,走上石桥,淡淡的树与草的清香沿河而来。晨练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精神矍铄的老人,朝气蓬勃的青年,牙牙学语的小孩挥舞着小手也跟随在后。早晨的第一抹曙光氤氲在邗沟河上,照亮了数十代扬州人的人生。

上一次站在这里,如今已阔别十年,那时就住在邗沟河边,家门后便是邗沟。十年之前,站在那里,父亲给我讲述了吴王夫差的故事。邗沟,就是扬州的根,扬州的归属。还记当时,走在河畔的石板路上,可能是时间久了的缘故,路旁的古树的盘曲的根使得石板路高高低低,带着浓浓的岁月的沧桑,春日河边时时飘来花的清香,夏日河边的古树供人纳凉,秋日丹桂飘香,冬日的河边风景独好……人们会在河边浣衣、洗菜,老人们最爱在那里打太极,或是在河边垂,“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菰蒲深处疑无路,忽悠人家笑语声。”一年四季,春去秋来,朝朝暮暮,邗沟流淌两千年,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邗沟,哺育扬州,更养育了淳朴的扬州人。楼下卖早点的夫妇,最爱吃他们家的馄饨,他们时常会与吃早点的人们闲聊,那是还小,不知道他们在谈这个什么,只记得那对夫妇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笑盈盈地招呼每一位客人,他们麻利的动作,勤劳身影,至今仍然记得。

丹尼尔说:“一座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走进扬州,便能感受到恬静舒适的心理状态,有如回到家的温馨,有如邗沟河一般涓涓流淌的安宁。再次走在邗沟河畔,感受着其韵味,扬州在邗沟河的哺育下成长,扬州的发展也让邗沟的模样大变,如今环境更好,但那对和蔼的夫妇早已搬走,虽物是人非,邗沟的古老气息仍在。在这古老气息的滋养下,扬州日益赋有韵味,日益有了归属感,让人觉得,生在扬州,就是幸福!

《精选高二写景作文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