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机长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机长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机长观后感1电影《中国机长》讲的是成都飞往拉萨的8633航班,在万米高空,突遇险情,右挡风玻璃板裂脱,机长刘长键及机组人员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最终平安降落,创造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
飞机航行40分钟后,机长刘长健忽然听到“咔嚓”一声,他向右前方一看,右前方挡风玻璃裂开了几条痕迹,他立马与成都塔台联系,请求返航,话音未落,整块玻璃全碎,副驾驶员上半身被吸到舱外,刘长健用一只手把他拽回,此时,飞机行驶在离地面九千八百米的高原上,时速为八百公里,气温零下四十度。情况危急,命悬一线,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能乱了分寸,坚持挺住,一定要把128人安全带回家,这时,机舱内的乘客感到飞机剧烈的颤动,有的哭喊,有的呕吐,有的站立想走动,乘务长迅速喊话,要求每位乘客听从指令,戴上氧气罩,保持吸氧,以免窒息,整个飞机的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着。
机场陆管方面听到求救联系后,迅速出动警务车,消防车,救护人员立刻出发,等待救援,所有在这片域区执行飞行任务的机长都反复呼叫同一个迅号:“四川8833,成都在呼叫!"同一个迅号,不知叫_了多少遍,仍无音迅,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突然,飞机穿过重重云层,经过坚难险阻,出现在成都双流机场上空,由于飞机上自动糸统严重受损,眼看飞机快冲出跑道,最终,三人叠刹飞机才慢慢停下来,顿时沸腾起来,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来,一阵高过一阵。
看过这部电影,我非常敬佩这些民航英雄,牢记使命,学习刘长健的担当精神,学习机组人员的恪尽职守精神,学习民航人的团结协助精神,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校应该尊守校规,团结同学。
中国机长观后感2今天晚上,我们去看了我期盼已久的一部电影——《中国机长》
进影院之后,已经有许多人在等这部电影了,我找到座位坐下,激动不已!还有人陆续进入影院,在电影开始前几分钟,影院已经坐满了人!就在这几分钟的等待时间里我感觉像等了几个世纪!
终于,电影开始了!首先介绍了乘务员、机长、空姐。之后他们进入飞机检查氧气、门、光线、座位等是否安全,确定安全后,游客才开始登机,机长就位,一切准备就绪,飞机起飞,机长冷静的驾驶,飞机慢慢升高,亮的空姐微笑着给乘客发饮料、食品等,乘客们也是兴致勃勃,互相交谈着,正当人们高兴的交谈着,飞机出现了轻微的颠簸,乘务长告诉乘客,飞机正穿过气流层,不要惊慌!三个机长不慌不忙,熟练操作,不久飞机顺利穿过气流层,飞机在云层上端正常行驶!三个机长也亲切交谈。
突然,飞机前边的挡风玻璃出现小裂纹,紧接着裂纹变大,后来啪的一声,整个玻璃碎掉,副机长一下子被吸出窗外,幸好有安全带才没有被甩出来,但是上半身危险地飘在窗外,头磕破了,脸划伤了,一只眼睛肿了!机长一手拉着副机长,一手操纵着飞机!飞机开始剧烈颠簸,乘客害怕,出现骚乱,有个乘客情绪失控,机智的乘务长说:“我们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请相信我们!”
乘务长和空姐费了好大才使乘客平静下来,多亏了机长经验丰富,沉着冷静,在恶劣的强气流的冲击下,寻找着冲出云层的机会,飞机转了一圈又一圈,在零下几十度的雷电交加的云层中,机长的胳膊几乎冻僵,他顽强的坚持着、忍耐着、寻找着机会,
终于厚厚的乌云中出现了一条缝隙,机长就顺着这条缝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飞机在剧烈的颠簸中艰难的行驶!乘客们在极度的恐怖中度过分分秒秒!机长不负众望,驾驶着这架飞机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安全降落!
看了这部电影,我感动,我佩服这位中国机长,从他身上我学到了沉着冷静、机智勇敢!
中国机长观后感3国庆节假期终于到了,9月30号上映的《中国机长》这部电影让我盼了许久,才刚上映第一天,我就买了电影票,去电影院里观看。
这部电影讲述了机长、空姐和游客之间的故事。和往常一样,退伍空军刘长建从事者民航工作,重庆到拉萨这条线他一共飞了100多次,飞机已飞到了青藏高原,海拔逐渐上升,突然右侧挡风玻璃破裂,副驾驶的身体直接被吸出了窗外,温度立即下降到了零下40度,飞机上的119名乘客都害怕极了,那时,他们能承受的已经是人类的极限,仪表盘全部都失灵啦,氧气只能供应一个小时的,小孩的哭声、乘客的喧闹声和行李掉落的声音,让飞机上异常混乱,就在危机时刻机长找到了裂云层,飞出啦危险地带,渐渐地与地面保持了联系,消防、安保、医疗、公安人员全部就位,成都机场指挥部和塔台都做好了应急准备,空军也做好了战备救援的状态,所有人都在努力挽救着这场灾难。
在机长的努力挽救下,飞机终于避开了暂时的危险,但是由于飞机超重,导致飞机无法正常降落,如果操纵降落很可能撞上成都机场,引发更大的事故,飞机落地的一刹那所有人都被这架飞机捏了一把汗,离成都机场大楼还有1500米、1200米、800米、500米,终于在500米时,三个人同时关闭隐形,努力踩刹车,飞机终于停了下来,除了两名机组人员轻伤以外,119名乘客没有受伤,飞机安全降落。
这位机长长相普通,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不是书中描写的天马行空的武侠刺客,也不是功勋磊磊的沙场老将,但是他拯救了飞机上的120多人,他用自己的坚持和执着,拯救了飞机上的所有人,这就是英雄。
中国机长观后感4电影《中国机长》根据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20xx年5月14日,该航班由重庆飞往拉萨,在万米高空突遇驾驶舱挡风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极端罕见险情,生死关头,(下转2版)(上接1版)机长刘传健和机组全体成员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最终平安备降,确保了机上全部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中国民航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授予机长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而由此事件改编创作的电影《中国机长》也将作为中宣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点献礼电影在9月30日全国上映。
四川航空3U8633航班副驾驶徐瑞辰在驾驶舱玻璃破碎后,整个身体都被强风“吸”了出去,他现场回忆说,当时情况危险紧迫,但更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不放弃,那就是“坐在这个位置上,只要最坏的情况没有出现,就要尽全部力量保障机上人员安全。”
演员李沁说,她扮演的角色原型是乘务员周雅文,在与周雅文交流中得知,危急关头,周雅文在腰部骨折的情况下,仍忍痛爬回到工作岗位坚守。因为她坚守的是“生命之门”,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守住。李沁感叹,“因为塑造周雅文这个角色,让我对乘务员这个职业有了更多的敬佩。”
这些真实故事,让现场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为“民航英雄”点赞。市民杨永河说,“重庆这 ……此处隐藏3878个字……悔,抱怨,老兵的镇定,藏族母子的温柔,年轻男孩的表白,暴躁的离开座位想去找机长的男人,还有那些无知的举起手机拍照录像的人。每一个人物都很现实。
电影的评论弹幕里有许多人都表示不敢坐飞机了。我想说:不是每次飞行都会触发事故,中国制造拥有顶尖的技术。况且每一位机长,乘务,都是通过严格筛选的,接受过高级训练。个个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我们要相信他们。飞行是我们都向往的,也许我们不能赴身于航天,至少我们可以乘坐飞机,遨游白云之中,欣赏我们未所见过的风景。
祝中国的航天航空事业越来越好,不断超越,一路向前!
中国机长观后感12电影根据川航8633 重庆江北机场 直飞 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的真实事件改编,影片除了一些煽情的场景和“阿三式慢镜头”有点尬之外,一切都很真实。
影片片头采用多组慢镜头,在机舱,仪表盘以及地勤大楼之间不断来回转场,有种当初看《冲上云霄》的时尚感。
影片情节能简单的划分成三部分,飞机失事前的“小欢喜”,失事时的一系列事件和插曲,安全返航后的团圆和感悟,电影在节奏上把握的不错。
飞机失事时的那段拍摄的非常真实,不论外部环境(气压、风向、高空中的雷雨云)还是出事后机舱内的众生百态,这一段个人觉得是整部影片中最为满意的一段。不过在飞机进入雷雨云后的那段拍的很一般,这个应该可以成为第二个亮点的,毕竟穿梭雷雨云能拍的更加惊险刺激,结果被导演的远景+人物幻觉给糊弄过去了
比较惊喜的是看到了女神陈数,影片中饰演的张涵予妻子。另外吐槽俩点,一是女神袁泉的声音应该是有后期配音吧,感觉人物形象和这个配音不搭,有点出戏,二是电影里机长的人物内心OS太多了,其实在很多关键时刻,无声胜有声。而且煽情手段还是挺普通的,影片的惊险刺激我能感受到,但是感动情绪就没这么深了。内心独白过多这一点的毛病和烈火英雄一样。
作为70周年大庆的献礼片之一,本片无疑是很棒的。但作为一部商业片,只能说是比较优秀!
《中国机长》,如果抛开那些有意无意的“伟光正”镜头,少学一点阿三的“一到关键时刻就开慢镜头”,肯定会是一部相当出彩的灾难片。
中国机长观后感13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它主要记叙了一名机长在飞机出现事故以后将飞机成功迫降的故事。
今天爸爸和妈妈带我去看中国机长这部电影。电影开始,整个放映厅就安静了。飞机起飞飞到了青藏高原,飞机的高度是9000多千米。机长刚打开自动驾驶模式,就听见喳喳的声音,机长和副机长的目光立刻投向右边的挡风玻璃,挡风玻璃竟然裂开了,副机长立刻向塔台报告了情况,机长立刻将自动模式切换为手动驾驶。由于飞机速度很快,每小时800多公里,挡风玻璃裂的越来越厉害,突然只听“嘭”的一声挡风玻璃完全碎了,副机长由于没有系上安全带,上半身立刻被风卷了出去,机长反应非常迅速,立刻将副机长抓住,然后用左手艰难的驾驶。
镜头转向了客舱,乘客们还毫不知情,还非常悠闲,另一个副机长还在和一位小姐姐聊天。直到机长将飞机向左飞,行李箱都掉了出来时,副机长和乘务员们才发现飞机出了问题。副机长和乘务长立刻去敲驾驶舱的门。
驾驶舱内机长将机头向上,右手一用力将副机长拉回了舱内,副机长系上安全带,此时的他,左眼肿了,右手出血。
机舱和驾驶舱的之间的门被风吹开了,门前的副机长直接从头等舱吹到了普通舱,他顽强的站起来,艰难的爬进了驾驶舱,把门关上,帮助机长把氧气罩打开,给客舱释压。
在返回成都双流机场的途中,遇见了暴风雨和冰雹,机长机智地等到云分裂,成功的飞了过去。机长让副机长发送7700紧急遇险代号,并成功将飞机迫降于成都双流机场。
这部电影看的我出了一身冷汗,我觉得这位机长太伟大了,救了100多条生命,太让人感动了!
中国机长观后感14今天下午,与室友们一起去市区看电影《中国机长》,觉得值得一看!
电影中的机长乘务长,给人一种成熟稳重、严肃冷静的感觉。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飞机从成都开往拉萨的过程中出现故障,机长为了保护所有人的安全,不得不返航。在返航的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飞机上一片混乱。空姐和乘务长沉着冷静地指导乘客保持镇定,机长则竭尽全力继续用生命操作飞机。在飞机多次发生颠簸的过程中,一些乘客发生躁动,很混乱。
后来,乘务长说的一番话,使大家慢慢地冷静下来了。她说:我们机组成员经过日复一日地训练,请大家相信他们有能力保障大家的安全。我们也是别人的儿子、女儿,也是别人的爸爸妈妈。看到这里,我的泪水一下子溢满眼眶。是的,换位思考一下,各行各业都有人付出很多、牺牲很多。正所谓: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飞机上的乘客,害怕死亡,机组成员却表现得很镇定;一些乘客很挑剔为难空姐,但她们依然以友好的服务态度待之,这是职业素养。电影中有不少镜头让人胆战心惊、很紧张,也充分体现出机长出色的技术!
看完这场电影后,我觉得人人都应该有一种“敬畏生命、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具备专业的能力和职业道德。
最后,不得不佩服机长(刘长健,由江涵予饰演)这个”实力派演员”。乘务长(毕男,由袁泉女演员饰演)
把《不忘初心》这首歌送给大家,歌词写得非常好!“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生死相依只为了一句承诺,报答你是我唯一的倾诉。
中国机长观后感15“我爱祖国的蓝天,阳光照耀在晴朗的天空,白云为我铺路,东风送我向前飞。”虽然电影已经结束,这首歌的旋律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
今天,我看了电影《中国机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飞机起飞后不久,在零下30多度的高度遇到了湍流,驾驶舱的挡风玻璃破裂脱落,副驾驶几乎被吸出机舱。当他们被迫回家时,他们又遇到了积雨云。如果他们冲进积雨云,就像进入搅拌机,飞机就会被撕成碎片。
在这个关键时刻,船长平静地绕着积雨云盘旋了几次。积雨云裂开一道缝隙后,船长抓住机会利用这个缝隙穿过积雨云。在下一次返程中,困难一次又一次地发生,但是船长克服了困难,最终成功返回,没有任何乘客受伤。
事故发生后,驾驶舱和客舱前后匹配,这在天空中是令人激动的,在地面上得到充分的支持,所有的工作人员尽最大努力为128人放弃一条生命之路。
面对危险的情况,船长通过积累的日常实践经验克服了困难。没有每天的训练,他怎么能在危机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果断的措施呢?如果以前没有几百次飞行,我们怎么能迅速发现积雨云的特征,并在绝望中找到生活的方式呢?如果没有严格的日常规定,我们怎么能在突如其来的寒冷中准确地操作飞机呢?
面对危险,副驾驶、第二机长和空乘人员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尤其是空乘人员,他们显然很害怕,但他们必须发挥“极其”的精神,安抚乘客的情绪,引导他们采取保护措施。
面对危险,控制室、塔台、消防队员、医务人员、军队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举起了这个奇迹的宝石。奇迹的发生不是因为一个人,而是因为集体的胜利,这是每个环节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