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缕温暖的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我捧着一本奇妙的书——《窗边的小豆豆》津津有味地看着。
书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儿,她总会在上课的时候对着外面广告宣传员或燕子们说个不停,总爱把课桌抽屉开开关关忙个不停,表面上她是一个差生,导致自己被退学。她慈爱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奇特的学校——巴学校,从此她的生活便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个女孩儿她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在她入学那天,她和校长说了长达四个小时的话。读到这里,我也不由得流露出惊讶的表情,要知道我说一个小时的话都要气喘吁吁了,何况一个是一年级就被退学,让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疼的孩子,一个是名气颇大的校长。也都是因为校长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她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但这只是开始,更奇特的还在后面呢。这里的教室是用报废的电车做的;座位也不固定可以凭自己的心情来选择;课程是按兴趣来决定先后顺序;如果提前学完,那么下午就可以去外面散步;午饭必须要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如果有学生忘记带某样东西,校长会亲自为她补上,比如山里的山芋,海里的鱼丸子,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能保证学生们的营养均衡。
小豆豆是一个开朗善良的好孩子。在暑假她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实现愿望,爬到树上去。让泰明在树上也可以快乐的看到自己的世界。她也尊重生命。有一次,她请求妈妈给她买几只小鸡,但没过几天小鸡就死了,小豆豆就把小鸡们埋进土里。
她还是一个“怪小孩”。对于巴学校她竟然变成了一个好学生。不过我更佩服的是她的校长小林先生。有一次小豆豆的漂亮包包掉进了卫生间的下水道,她便用铲子一勺一勺的把排泄物挖了出来。小林先生见了并没有吵骂她,他只是说:"找到了记得把它们堆回去"便作罢。小林校长给予了小豆豆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小林先生绝不会伤到孩子们的自尊心。到学校的第一次运动会就是为了长不高的高桥君量身定做的,让他轻松获得第一名,不让他有自卑心理。
小豆豆是被原学校放弃了的孩子,却在巴学园遇到了“伯乐”小林校长,给予了她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使她爱上了这所学校,爱上这里的小林校长和老师们。拥有了一个童话般的乐园。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伯乐”老师。我的性格原本很内向腼腆,上课回答问题也很不自信。我的老师循循善诱不断鼓励我,课下也会主动找我聊天沟通。平时给我机会锻炼自己增强自信心。我的老师让我感觉到像太阳一般温暖,像春风一样柔和。也使我现在变成了一位自信心满满的优秀生。为我心中留住了一片乐园。
读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小豆豆就是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这本书都是她的真实经历,恐怕对小豆豆退学的那所学校怎么也没想到当初的小豆豆竟然成为了日本著名作家。但巴学校却在战火中变成了废墟,让人扼腕叹息,不过我想巴学园给同学们带来的乐趣永不磨灭。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用朴实、真挚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上小学的真实故事,描述了适宜学生生长的土壤——巴学园,有宽容、博爱的校长——小林宗作,让人觉得“怪怪的”、“头疼的”学生——小豆豆。
书中让我们最初了解了一个这样的小豆豆:
“书桌子开了关,关了开,足有上百次。”“上课时,站在窗子旁边和宣传艺人打招呼”“上课时,把头伸向窗外大声地问小燕子在做什么?”“画国旗时漫过绘图纸,画在桌子上。”
巴学园有九个这样特殊的孩子,但这些巴学园的孩子却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地长大。因为有这样一位人始终呵护着他们,传递着爱的力量,让他们在爱的海洋中畅游,他就是连续听小豆豆说话四个小时,又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甚至没打一个哈欠的小林宗作校长,一个“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且走了形的黑色西装”的老头,就是他——小林宗作校长,改变着小豆豆和她的同伴们的命运,让他们生活在表扬之中,让他们学会了感激;让他们生活在接受之中,让他们学会了爱。
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第一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午:电车教室上课
九名学生坐在像是旅行的电车教室上课,而每天都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和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然后从自己喜欢的一门课开始,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清晨的阳光照射到孩子们幸福的小脸上,天真烂漫的他们让我看到了自己未来班里的孩子们,让他们也有这样的风景: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求知旅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沐浴在这样的春风中。
中午:请让他们带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最初看到这句话很疑惑也很好奇,在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海的味道则是鱼啦,红烧海味啦;山的味道则是蔬菜啦,肉啦,在开吃中午饭前还要唱《饭前歌》,只有小林宗作先生才会有这样奇思妙想的办法让巴学园的孩子们在愉快的环境中养成好的饮食习惯,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中国古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我们的教育方式呢?思考中。
下午:散步
小豆豆们沿着河边两岸,蓝蓝的天空下,高大樱树,翩翩起舞的蝴蝶伴着他们散步,在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前,老师和孩子们认真地观察着,争论着什么是雌蕊,什么是雄蕊,知道了蝴蝶还可以帮助花儿授粉;在流星井旁,小豆豆和朔子开始思索着“星星是不是也睡觉?”对于我们而言,散步就是自由尽情地玩耍,可对巴学园的孩子们却是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的宝贵时间。如今的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安全,而湮没孩子们的天性。
此刻我悟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尽管他们是孩子。我记住了“巴学园”,更记住了小林宗作校长,深刻体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真正内涵。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一位曾经的同事推荐给我《窗边的小豆豆》,我好读杂书就看了一下,没想到被深深的吸引了。作者黑柳彻子是联合国亲善大使,日本人,一个可以改变很多人对日本人印象的日本人。翻开这本书刚读几页就被这里的主人公小豆豆逗得够呛,觉得天真活泼的小豆豆比樱桃小丸子还有意思,她做的种种事情让人立刻想起自己童年的往事,快乐的感觉充满了全身。这座用活的大树做校门、用电车车厢做教室的巴学校简直就像童话里的校园一样,太神奇了。学校里的校长是那么的和蔼、耐心、真心为孩子着想,于细节中不知不觉的展开了其高超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平等、健康、快乐的成长。那 ……此处隐藏11637个字……校,我们不得不在教师和家长的命令下多做几页题,多背几个知识点。
我们失去了完美的童年,那些童年欠我们的,《窗边的小豆豆》全都还给了我们。小豆豆跟校长说了四个小时的话,那个男人没有一丝嫌弃的表情;小豆豆坐在电车教室里,按照自我的兴趣学习知识,不用忍受饶舌的教师;小豆豆在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上为同学加油,那一次残疾的同学夺得了一个个第一……仅有在那个完美纯净的巴学园里,才能没有歧视,没有压力,没有学校暴力,没有对学校的厌烦和恐惧……
巴学园这样的学校在中国即使存在,也是很难普及的。因为我们的人口数量过于庞大,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哪里有那么多资源建立起仅有几十个人的学校,让教育不再是流水线上生产的元器件,又哪里有那么多教师能和小林宗作校长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呢?可是,我们毕竟还有梦,在我们为失去的童年欢乐叹息的时候,至少我们明白,在世界上另外的角落,有人以往拥有过幸福的童年,尽管那是我们不能实现的梦……
我明白我生活的世界不够美丽,但我明白,这世界还有更多我不曾见过的完美,或许这已经足够,童话一般的巴学园,让我不曾丧失对生活的勇气,让我怀着渴望行走在喧嚣又污浊的红尘,我见过阳光,便不会再畏惧黑暗,我走过黎明,便明白黑夜总会过去。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4她写了日本有史以来最畅销的书,33种文字全球发行。她是亚洲第一位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她是日本最有名的主持人。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小豆豆,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在巴学园上学时的一段真实时光,也是这段时光成就了作者不菲的一生。相比中国当前教育,巴学园犹如教育中的世外桃源,校长小林先生的教育方针,在本书中全面阐述。也就是先生说的“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巴学园把孩子当成小大人来尊重,给予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从上课到吃饭到玩耍,每个孩子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小林校长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社会情理方面的塑造。相比目前教育中的功利性,分数论,行政化。生态教育更加关注对人的全面培养,对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书中的教育理念和现实教育的巨大反差,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真正目标是什么?”
培养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的热爱,对孩子的支持和鼓励,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这样的理念或许可以影响你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手段。
小豆豆退学后在巴学园的真实时光成就作者辉煌的一生。书中最感动人是小豆豆的妈妈,一个有着教育大智慧的母亲。 小豆豆虽然被退学了,但是她的母亲却保守了这个秘密18年,呵护了豆豆的自尊心,18年后只是轻描淡写说出来。一件小事足以看出小豆豆的妈妈是如何保护,支持,鼓励小豆豆,给予小豆豆自由成长的空间。
书中的小林校长,是一位热爱孩子,挚爱教育事业的教育家。第一次见面就倾听小豆豆说了两小时话,一位认真的倾听着,目光中都是对孩子的挚爱。甚至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对小豆豆说,你是一个好孩子。就是这句话,当时是怎么样鼓舞着小豆豆。小豆豆被刻上好孩子的印迹。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热爱孩子。一位母亲,一位校长恰恰折射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每个人的成长路,家庭教育是基石,学校教育是要素。爱是教育的源泉,如何爱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学习兴趣,求知欲,和对生活的热爱或许是本书对我们最大的启发。
巴学园最终在战争中被熊熊火焰包围了,先生无比热爱着的孩子们的笑声、歌声消失了。小林校长一边看着火焰舞动,一边对站在身边的儿子说:“噢,下一次。我们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小林先生对孩子的爱,以及他对教育的热情,比正在吞噬着学校的火焰还要巨大,还要炽热。先生心中仍然充满了信念和力量。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写的自己小时候在巴学园上学的一段真实的时光,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读完之后,我非常感慨,深深地被作者—小豆豆的一个个故事情节所吸引。她能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得那么清楚,描述得那么详细,说明了她对巴学园、对同学有着很深的感情,特别是对小林校长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我觉得她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有两个人对她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是她的妈妈。一个是巴学园的小林校长。小时候,因为小豆豆特别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了,妈妈虽然很担忧,但她是一个对孩子宽容,能看到孩子优点的人。所以她并没有训斥孩子,而是带着她找到了小林校长开办的巴学园,在哪里,小豆豆度过了童年最快乐的时光,她得到了尊重,再也不觉得自己奇怪了。妈妈怕孩子自卑,一直到小豆豆20多岁的时候,才把她被退学的事情告诉了她。从这一点我更加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前些日子,学校领导请家长聆听了专家讲座《父母规》,我才真正体会到学校领导的良苦用心!小豆豆妈妈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善于信任她、支持她、尊重她。
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在小豆豆对一句特别难说的话记得非常熟练时,她妈妈说“能够记住这么难的话,可见孩子们对感兴趣的东西能记得特别牢固”。可见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多么重要。我也在反思自己,平时在教学中,有时候对学生缺乏耐心,缺乏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真的是自惭形秽!这学期,各个班级利用早读的时候读国学经典《弟子规》,我看到有的孩子没有用心去读,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读,用心读呢?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有了很大的启发,知道怎么去培养孩子的兴趣了。
她很幸运,还因为她遇到了小林校长,校长的教育方式很独特。最初小豆豆来到巴学园的时候,校长很耐心地听了她说了4个小时的话,这使小豆豆很高兴,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人听她说这么长时间的话。她自己也说和小林校长在一起的时间是非常安心、非常温暖、心情好极了。读后感·可见,她在巴学园生活得多么快乐!经过小林校长的细心培育,小豆豆成长为一个好学、肯钻研、乐观、善良的好孩子。小林校长独特的教育方式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小林校长让身材矮小的高桥君感到了幸福,运动会上的第一全都让身患残疾的他夺得,是因为校长特意为他精心设计了运动会项目,是为了给他自信,更是为了在以后生活上永远有自信。回想起自己在教学中也遇到过像高桥君一样缺乏自信的学生,班上有个小男孩,父母都在外面打工,他由姥姥照顾,平时不爱说话,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特别小,做事也经常丢三落四。有时候我也没忍住训斥他几句。之后,我也感觉自己做得不对。是啊,孩子这么小,正是需要关爱的时候,正是需要给他自信的时候。我应该学学小林校长,多鼓励、赞美孩子,给孩子们树立自信和勇气。
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恰到好处的教育方式是何等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用心地指导孩子,我不期待孩子们个个优秀,但求个个有所进步,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