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小学体育说课稿

时间:2023-03-31 14:05:15
【推荐】小学体育说课稿3篇

【推荐】小学体育说课稿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体育说课稿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体育说课稿 篇1

一、指导思想

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健体,掌握一些基本的健身方法。采用灵活多样、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情绪、活动同教师的教交融在一起,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目标,发展学生敢于动脑,大胆实践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翻滚是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身体柔韧性,是贯穿了整个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项目。同时也是生活中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的方法,碰到危险能及时地、灵敏地进行翻滚则能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伤害。前滚翻动作重点是翻滚时低头、含胸、团身、难点是动作协调,滚动圆滑。

三、学情分析

本堂课授课年级为三年级。根据小学生体育课程标准,三年级学生属于水平二的范畴,因此对于前滚翻还是第一次接触新鲜感较强但对于前滚翻这一技巧没有什么概念,因此本堂课的内容应是使学生建立基本概念能基本进行前滚翻的内容。三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好奇心和表现欲都很强,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这些特点组织教学。但同时三年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教师在授课时对于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挫折和自卑心理要正确引导和鼓励。对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在教育时要注意语言和方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目标:学习前滚翻,使学生了解完整的过程,知道翻滚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80%的同学基本能完成前滚翻的完整动作;发展学生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和控制身体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行为,感受互助合作的快乐,充分展示自我。

五、教学方法

教法:

1、设疑激趣法

上课时提问学生如果走路不小心拌到石头或凹凸不平的路面等向前摔跤时怎么办?下楼梯时不小心踩空台阶向下摔怎么办?如同学间开玩笑向后推你怎么办?等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着教师介绍翻滚的作用,引出本堂课学习重点:前滚翻。

1、示范讲解法

教师示范标准动作,讲解动作要点。教师标准、完整的示范动作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

小学生具有超常的模仿力,教师示范,对于其学习标准动作有很大帮助。

学生示范,同学标准的动作能激发自身好胜心,而示范同学动作中出现的一些错误,经过老师指出纠正后,也会引起其它学生的重视,避免出现类似错误。另外,示范的同学也能从老师、学生的建议中吸取经验,改进动作。

3、观察评价法

学生在示范动作或自由练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学生的一些错误及时给予指正,并将一些典型错误在所有同学面前提出,以引起同学的注意,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学好动作的信心。

4 、启发法

教师对于在教学过程发现的一些问题,如有的同学翻不过去,有的同学翻过去后站不起来等一些问题可以启发同学寻找解决办法,例如在教学时可以提问学生,一个砖块和一个球进行赛跑,让学生思考谁跑的快?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肯定能说出球跑的快,这时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为什么球跑的快呢?最后得出结论,因为球是圆的,所以我们在滚动的时候也要把身体团成一个球才能滚动,这样就解决了“团身”这一教学重点,使学生牢牢的记住这一动作要点,团身紧后蹬充分那就不会出现站不起来这样的问题了。另外,对于低头这一教学重点,也可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可能会想到在下颚夹一个东西,那样就不得不低头了,这时教师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海绵让学生夹在下颚进行翻滚,以强化“低头”这一动作要领。

学法:

1、尝试学习法

在一次次的尝试改进中提高动作正确性、连贯性。

1、观察法

学生观察老师及同学的动作,从观察中领会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生活的观察能力。

1、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分小组后让学生自由练习,组员间可相互学习并相互指正对方动作中的缺陷,有助于动作的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六、教学过程

1、课堂常规

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学生成四列横队排列。教师检查课堂常规执行情况,体育委员整队完毕后向教师报告出勤情况,整个部分要求学生动作迅速、整齐、安静、精神饱满。

2、热身部分

按人体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课开始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适应下面的课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前滚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危险的技巧。如在练习过程中身体没有充分打开,不但可能对学习技巧造成障碍,还有可能造成运动损伤,特别是颈部、腰腹部容易造成伤害。因此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特点我安排了六节准备操,分别是头部运动、上肢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下肢运动、手腕脚腕运动。通过这部分低强度的运动,使学生身体充分打开,以适应下成课的学习。教师在安排好本节课内容后,学生在原有队型基础上,向两边散开,适当调节前后距离,左右对齐,教师在队伍前方讲解示范,提出动作要求并喊口令,每节四个八拍,学生随教师一起练习,完成后恢复到原队形。

1、学习技能部分

设疑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本课技能学习的兴趣。

尝试练习

在学生思考或找到解决的方法之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给学生自由学习空间,让师生、同学之间互动学习。因此我安排4人为一组每组分配一个课前安放在指定位置的垫子,进行自由练习,教师巡视观察,指导学生动作,组员之间也可相互观察、评价、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示范

在学生自由练习,对于动作有所熟悉后,由教师示范标准动作,激发学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信心,而后讲解动作要点,即低头、含胸、团身、动作协调,滚动圆滚。并提出学生在自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没有低头、蹬腿不充分、蹬腿后没有及时团身等引起学生重视,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量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示范后由学生练习巩固。

学生示范

小学生表现欲强,在尝试练习 ……此处隐藏1116个字……掘学生潜能。

3、兴趣:通过运球接力跑,体验到篮球的乐趣,发展学生力量素质,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五、教学程序

1、热身部分。

按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课的开始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适应下面课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

2、学习技能部分。

(1)讲解示范: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能学会基本的篮球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动作,确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2)尝试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练。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球性,掌握基本篮球技术。

(3)学生进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同层次的学习空间,一部份同学在很快掌握一个动作后可以迅速进入下一程序学习新的技能,充分体现活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运球接力:学生运用自己己掌握的动作进行比赛,通过学习和比赛使学生从中获取了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的形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勇于竞争的意识。

3、恢复身心部分。学生经过上面的练习,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心肺功能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这种状态降下来,恢复到常态。本人安排了放松操这一内容,使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得到充分放松,可很好的使学生身心得到恢复。

最后简要小结本次课的教学过程,感谢同学们与老师完成了一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应用到今天所学到的技能。

场地器材:篮球场2片;篮球12个;录音机1台

本课的平均心率:135—150次/分左右

运动密度:35—40%左右

小学体育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

大家上(下)午好!

很高兴有这次学习的机会,请你们多多指导。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法分析、教学程序等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的是本次课的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

学中我们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整体设计评价,始终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 ,选自小学《体育》 ——九年一贯教材内容。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 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并结合新课标中五个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能够了解 的要领。

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培养乐观的心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难点:

三、学情分析

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自控力差。

2、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是体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本课教学对象是 ,班级男、女比例相当,40人左右。学生各方面素质一般,但也存在着个别差异,男生基础较好,女生素质普遍较差。且不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练习中需要多鼓励,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班风很好,同学间团结互助,有较强的凝聚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课堂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乐学、好动爱模仿,喜欢游戏,是他们的特点,但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兴趣不大,认知较粗浅,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大稳定,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难以持久,在设计本节课时,以多变的内容和生活化的情境使他们时时有新鲜感,在整节课中为学生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体验、创想、感受、达到目标要求。)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设计:根据人体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直观性、自觉性和循序渐进等的原则,我主要采取了讲解示范法、观察法、纠正错误法、评价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由浅入深逐渐引导,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学法设计:在本课的学法中,让学生采用“听、看、想、练、问、比”的学习方法,充

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采用自主学习和分组练习相结合,通过多次反复的练习,达到熟练程度,同时组织游戏,增强娱乐性气氛, 使学生从运动中得到锻炼,获得快乐。

五、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10分钟)

1.首先体育委员以“快、静、齐”的标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安排见习生,提出练习要求

2游戏 ,教师创设情景,语言引导, 。

3在教师带领下,师生同做徒手操4个8拍共8节(从头到脚)

要求:拉伸各个关节,让身体各个器官及机能起到预热作用,防止运动损伤

(二)基本部分(25分钟)

1、教师向学生介绍

2、教师进行完整示范,给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同时提醒要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3、根据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教师进行分解讲解并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在原地进行示范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分成

5、根据学生分组练习的情况,教师让3位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展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分析,师生共同讨论动作的不足之处,学生对比自己,改正错误,掌握正确动作。

6、通过对比,让学生纠正错误,再让学生进行练习,进一步掌握正确的

(三)结束部分 ( 5分钟)

1.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

2.教师用概括激励的语言综合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体育委员的指导下,送还器材

六、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完成率在85%左右, 能基本掌握正确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0%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让学生既出汗又脸带微笑,身心健康前面发展。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请老师点评。

《【推荐】小学体育说课稿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