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

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

时间:2023-01-18 22:26:19
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

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1

《我最好的老师》写的是一个叫怀特森的老师,他在课堂上把错误的动物学知识“教”给了学生,让学生们测验都得了不及格之后,他才说出真相。以此教育他的学生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认为课本和老师就永远正确。文章短小深刻,充满哲理。

我觉得这篇教材不只是对学生有极大的启示,对我们老师而言,如何做“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能起不小的警示作用。

我的教学设想有三点:

第一、问题情境:课堂成为整体。这篇文章语言朴实,但内涵深刻,锁住题眼“最好”,把“为什么作者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个大的问题情境来探究。

第二、矛盾冲突:课堂变得鲜活。我抓住“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设计两个主要的板块:欲扬先抑感受“气愤”和峰回路转深感“佩服”。这在个环节中,让学生“情在朗读中感,理在体验中悟”。就在这咀嚼词句和转换角色中,体会到了怀特森先生的“好”。

第三、价值引领:课堂变得深刻。课文中的“好老师”与我们的普遍认识是有一定差别的,课文所提倡的怀疑主义也是当下学生所缺乏的。在教学这课的后半部分,把如何依托文本,帮助学生构建价值观的文章再做足、做细,让课堂有深度,加深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建立起“怀疑主义”这个新的价值观。

教材分析:

本文是美国作家大卫。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代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质疑”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对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又独具一格的老师形象。文章安排材料的方法与学生常见的文章有所不同: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点。文中既有对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正面描写,也有对“我”的心理活动、怀特森老师教育效果的侧面描写。二者相互结合,怀特森老师特点就更加鲜明突出了。能够结合正侧面描写来了解人物的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体会这种侧面描写的作用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学生分析:

文中所塑造的怀特森老师的形象对学生是一种“冲突”。首先是视觉上的冲突:怀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是心理上的冲突: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戏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有些受不了。再次是思维方式上的冲突:现在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的,因此是对他们多年来一种思考方式的挑战。

设计理念:

以“怀特森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为学习的主线。引导学生从“怀特森老师本人的语言”“我的心情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三个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在三种不同角度的学习交流中丰满人物形象,达到立体感悟人物形象的效果。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解“最好”

师:1.自读读课文,想一想: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生:它叙述了科学课上怀特森老师运用“故弄玄虚策略”,教会学生质疑的故事,)

出示教学提示:

师: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出怀特森是最好的老师,勾出来读读,然后小组议议,(可以从对老师的评价、老师的语言、动作,我的情绪变化、我们的行为变化去找。)

学生汇报:

(一)生1: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出示ppt

师:你找的是对老师的评价的句子,“有个性,方法独特”说明跟很多老师不同,可以说成“与众不同”,板书课文以哪件事为例请你说说。

生2:。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学生,并把考试成绩记入成绩册。教学方法独特,坚持把科学真理注如孩子心中。

师:故意把错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课堂上还做到“侃侃而谈”这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方法。什么是“侃侃而谈”体会到什么?

生3: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谈话。让学生们体会到他的博学,对科学学科的精通。

师:遇到博学的老师,孩子们的表现如何?齐读

全班读:“我们全都认真做了笔记,然后是随堂测验。”

师:随堂测验后孩子们有什么反应?抽一人找出来读读。

生4:“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都得了零分。”

师:从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情绪?

生4:对于老师的做法他们不明白,感到惊讶,特别通过“目瞪口呆”体会到的。

师:你们体会到了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全班齐读。

生5:我从“不用说,我们全都气炸了。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体会到我们因为被戏弄感到气愤的情绪。(多抽几个读,再齐读)

师:这堂课我的情绪从十分惊讶到万分愤怒这是怀特森先生是先想到过的吗?为什么这样做?

生6:从“侃侃而谈”体会到:准备的充分,博学,精通,才会让孩子深信不疑,到最后知道上当后反映才会强烈,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怀特森老师故意所为。

师总结第一部分:怀特森老师的博学及独特的教学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个“很有个性的人……”我们是从老师的行为、语言;我的情绪变化体会出他是最好的老师。齐读ppt

(二)师: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是最好的老师?

生1他说,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齐读ppt

师:怀特森主要是想让我们学会什么?

生2: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质疑。板书学会……

师:这节课我们没有对什么地方提出质疑?

生3:有破绽处,老师提醒的地方。

师:这次考试零分计算,我们接受了吗?回顾他说的话,齐读ppt

师:怀特森老师的语言再次让我们感受到到了他是“我最好的老师”齐读板书(课题)还从哪方面看出他是我最好的老师?

(三)生1从此, ……此处隐藏13380个字……的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请画出相关的语句,在空白处批上自己的体会。

(3)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和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

二、共同学习交流反馈

1、检查词语

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

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字词的自学能力,但仍有学生囫囵吞枣,我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彻底落实“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目标,如果出现读错的字词,我会让学生翻翻字典,树立使用工具书的意识。在此落实目标1

2、概括课文内容。在指名说的基础上采访学生说出概括课文的方法,教师相机总结:“一事一议”的文章,要抓住人物、事件、结果(板书:人物、事件、结果)进行概括。学习规律性需要老师的梳理和总结,这才能做到举一反三,真正体现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此落实学习目标2。

3、重点交流怀特森为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班级交流。针对这个问题,课文中有三处比较明显的语句,如果学生说出这个句子:

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

我就这样引导:这个同学眼力非常好,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总起句。你认为他的“好”表现在哪里?(教学方法独特)你看,他又抓住了关键的词语来谈,多会学习呀!怀特森先生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板书:出人意料)怀特森先生做了哪些让人想不到的事情呢?快速默读课文的1-5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语句。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顺势引导学生发现“我得了零分---全班得了零分---老师故意编造内容---还把成绩登在了成绩册上”是递进的关系。我再创设这样一个情景通过朗读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要是你的老师也编造内容来上课,你会怎么想?如果你认真地按照老师教的去答题,却拿到了打满红叉的试卷,心情又会怎样?你会怎么做?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在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价的基础上读出作者满腹的不解。

如果学生说出这样的话: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我就抓住“迷信”一词理解,追问:怀特森先生不要我们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板书)那么他要我们怎么做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孩子们,这就是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面对我们不解的眼神,他会说——面对我们的质疑,他会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是因为有很多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人,才带动人类逐渐摆脱愚昧,逐渐接近真理。请快速阅读这个故事《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谈谈你的感受。这样的人你还知道有谁?给大家讲一讲。情在读中感,理在读中悟。就在这咀嚼词句中、在朗读感悟中、在拓展阅读中体会了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在此落实目标3

如果学生找出了这样的句子:

正是在一个个饶有趣味又充满刺激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我就引导学生对比前后学习方式的不同,再重点抓住“冒险”一次评价怀特森先生的课堂和他这个人。借机解决第三个问题。在此落实学习目标3。

三、回首往事诉说真情

在此我让学生假设自己是怀特森的学生,长大之后成了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给怀特森老师写几句话。写作往往是有感而发,此时学生对怀特森先生已经有了一个全面地认识,和作者、文本产生了共鸣,借机不仅可以抒发情感,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学习表达阅读推荐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篇“一事一议”(板书:一理)的文章,那么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呢?引导学生发现写作的秘密。文章的最后一段非常有特点,我引导学生思考能否去掉,再一次体会作者对怀特森先生的赞扬,体会留白的意味深长。每篇课文都是写作的范本,写作的秘密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

最后我给学生推荐阅读《科学的故事》。课外阅读是课堂的延续和拓展,借助学生的兴趣点进行阅读推荐,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在此落实学习目标4。

板书设计

21我最好的老师

人物事件结果一事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一理

独立思考独立判断

这一板书的设计,遵循课文的表达方法,就是希望学生从中把握文章的脉络,领会“一事一理”文章的写作方法。

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9

一、说教材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学期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破绽、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三、说教学方法

1.在这堂课上主要探究老师的“个性”和“最好”。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情感这一平台,读找体会重点词句,转换句式,接受和建立新的价值观。

2.运用感性手段引导学生体会抽象的科学精神,比如:用感情朗读还原当时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验与想象,在情境中感悟。

四说学生学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表现出自己的个性见解,以读促学,以读促理解。在突破重难点时,学生采用迁移法学习,由文中想到生活中具有这种“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的人,从而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完成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流程

课前,我以小诗欣赏交流自己难忘的老师入题,待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呢?”,将学生带进课文。

接下去是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板块是探究人物的个性

在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以后,我通过朋友对怀特森先生的评价引导学生就“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展开了重点内容的突破。我通过三处重点语段的自读自悟,让学生了解到怀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

第三个板块是探究“最好”

以“怀特森先生用这么一种出人意料的举动,独具匠心的教学方法,教会了学生什么呢?”这个问题导入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力图想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从一堂课到每一堂课,从他的课堂到别的课堂,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带给学生的怀疑主义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

在教学的结尾,我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齐读句子:“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最终点题。

《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