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它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总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劳技教学工作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1观察图案十字绣法
色彩搭配针脚均匀课后反思:
9.《平绣基础针法》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平绣基础针法的特点,学会用此方法绣制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平绣基础针法。
3、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创造
美好生活,感悟刺绣这项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
教学重点:用平绣基础针法创作作品。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生:绣针、剪刀、圆竹绷、白布、绣线、铅笔。
师:半成品、成品若干。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平绣基础针法作品,让同学们“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制作兴趣。
2、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法:
1、看书第25页,看看制作的步骤有几步?学生回答。
2、通过讨论和看书引导学生。教师示范。
3、学生试做,可以两人合作。
4、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总结,概括。
三、制作步骤
1、学习习近平绣。
2、基础针法。
(1)切针绣
(2)别梗针绣
(3)缎纹针绣(4)叶脉针绣(5)长短针绣(6)豆针绣
3、绣制作品。
四、思考与实践。
设计一幅自己喜欢的花样,动手绣一绣。
板书:9.平绣基础针法
切针绣别梗针绣缎纹针绣叶脉针绣长短针绣豆针绣
课后反思: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2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十字绣的制作方法,学会制作十字绣作品。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能较熟练的运用针法。
3、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用作品装饰房间,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十字绣小饰物。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生:绣针、花线、厚布、铅笔、彩笔、小圆竹绷等。师:半成品、成品若干。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十字绣小饰物作品,让同学们玩一玩,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2、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法:
1、看书第16页,看看制作的步骤有几步?学生回答。
在方格布上画一个图案。
2、通过讨论和看书引导学生。
指导学生:为了使作品的针脚均匀,连接紧密,线拉平,应该如何绣?
教师示范。
3、学生试做,可以两人合作。
4、展示绣制作品,交流制作体会。
……此处隐藏9392个字……已的贡献。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14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最大特点。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对学生进行合作意识教育,提高互帮互学、相互合作的氛围,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在《种植花卉》教学中,我把握好时机,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既在进行新课前简单明了点明题旨,进行扣人心铉的激发,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注入”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教学中,在教会学生制作技能的同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用自己的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通过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小学生进行热爱劳动教育,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我爱课后询问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劳技课,会不会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他说:“我喜欢上劳技课,它不仅教育我们怎样做人,而且还使我掌握了一技之长,能调节我的学习,使我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提高记忆效果。”劳动技术课是向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课程和途径,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创新能力,能使学生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去进行劳动创造。根据这个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发展特点,所以本学期我所设计的课程样品内容丰富多样。在课上,我不仅讲授一些劳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让学生进行对作品的想象发挥创造,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悟性,创造出了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劳技作品。学生的作品精巧别致,设计想象丰富,大胆创新,适合现代儿童新潮流。
劳技教学,老师只是一位引导者,而真正的设计师是学生,学生可以在自己选择的主题下,自由发挥,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学生在劳动技术课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更重要是通过劳动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价值美和创造之美,培养提高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孩子们的眼光是发展的,动手能力是创新的,想象是大胆的,劳技课为孩子们精彩的劳动技
能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愿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舞台上留下最美好的瞬间。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二是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三是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进步;四是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查找不足,研讨改进方法,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完善。五是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继往开来,促进劳动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劳技教学工作总结15课后反思: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指导学生自制一个缝制小包,解决生活中的零花钱或小物件没有地方放的难题。
2、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利用身边材料制作生活用品,解决生活难题。
教学重点:学习自制一个缝制小包。教学难点:制作方法。
教学要点:缝制小包的几个步骤。教学准备:
师:成品。
生:针、线、剪刀、顶针箍、补绣成品、花布、拉链。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生活中有很多零花钱或小物件没有地方放,咋办?生:(讨论)自制一个缝制小包,解决难题。
二、展示作品:
1.教师展示缝制小包的成品。
2.师生共同评议,发现优点,找出不足。
3.讨论:怎样才能使缝制的小包使用时更方便?4.交流。
三、分组制作:
缝制小包
1、裁好里布、表布;
2、里袋、外袋用回针缝好;
3、一个翻至正面,一个不翻面;
4、把翻好的袋子套在没翻袋子的里面;
5、先缝上边;
6、翻至正面,用缭针缝合边口;
12.《缝制小包》 15
7、在小包的留口处安拉链。
四、拓展延伸:
你觉得点缀一下缝制的小包是否会更别致呢?
板书:12.缝制小包
裁剪
回针缝
翻面缭针缝合安拉链
整理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