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蚕姑娘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蚕姑娘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蚕姑娘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蚕生长过程当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身体变化。
2。会正确朗读25小节。
3。会仿照句子用“渐渐”写一句话。
教具:课件、纸条、蚕的图片、磁带、表示蚕的一生变化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二人一组,认读生字
2。会读了,认识了,那你会不会写这些字呢?(事先在黑板上贴上四个拼音)齐读拼音,让四个小朋友上台写生字。
3。校对
4。上堂课,我们还知道蚕姑娘(贴画)是从卵(边说边贴画)里钻出来的。
二、教学新知
引导:刚从卵了钻出来的蚕姑娘是怎样的?(板书:又黑又小)课文哪一小节告诉我们刚从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又黑由小的? (第二小节)
(一)
1。让我们自由读第二小节(出示纸条:读课文),读好了请举手。再请一位小朋友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蚕床”是什么意思?“黑衣裳”什么意思?
2。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后做了什么?(生答:……) 你能动一动自己的小手吗?把这一小节中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用圆圈圈出来吗?(出示纸条:圈动词)(校对)睡前与睡后的蚕姑娘有什么区别?(出示板书:又黄又瘦)
3。你已经知道蚕姑娘的变化了,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出示课件)来说说蚕姑娘第一次睡觉的变化吗?(出示纸条:说变化)(出示已写好的课件)请生个别读,再齐读。
(二)睡了一次的蚕姑娘还想睡觉吗?
1。哪一小节写了蚕姑娘第二次睡觉 ?(第三小节)请一位同学读第三小节
2。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
3。(出示课件)用先吃桑叶,接着睡觉,然后( ),最后( )的句式来说说它的变化?
(三)
1。学完二,三小节,你发现我们学习这两小节的方法一样吗? (一样)都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先读课文,然后圈动词,最后说变化)我请一位小朋友做一下小老师,用刚才的方法来教同学们学习第四小节。
2。师补充:这里“渐渐”什么意思?用渐渐说话(出示课件)
把句子补充完整。
蚕姑娘的身体渐渐
发黄了。
(四)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自己学习第五小节(出示课件)
提示:1。读第五小节,读准字音2。圈出表示蚕姑娘动作的词3。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说说蚕的变化
省略1,校对2,重讲3
小总25节:
1。学完25小节,我们知道蚕共睡了四次觉,你能看着课件,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说蚕四次睡觉的变化吗?
2。张老师把25小节归为一个小节,请同学读,再请你找一找这一段中的反义词(胖-瘦,黑-白,旧-新,穿上-脱下)
师说一个,生答一个,组成一对反义词,加强巩固。
(五)
睡了四次的蚕姑娘还有那些变化?(变茧,变蛾)边说边贴画 这就是蚕的一生。
三、巩固知识:
1。接下来我要请同学来表演蚕的一生,(边听录音边表演)
2。出示课件:蚕的一生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3。齐读25小节
布置作业:课后习题1。3。4。5
板书设计: 12 蚕姑娘
jiǎn
茧(茧的图) 又黑又小
é cán
蛾 (蛾的图) 蚕 (蚕的图)又黄又瘦
luǎn 又白又嫩
卵(卵的图) 又白又胖
读课文圈动词说变化
蚕姑娘教学设计2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4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识字、写字。
用具:字卡、教学图片。
一、看图导入,板书课题
1、出图片: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蚕
你能说说蚕的样子吗?(或教师讲)
2、板书:很多人把蚕叫做蚕姑娘,但“姑娘”一般年轻的没有结过婚的女子为“姑娘”,为什么把蚕叫做“蚕姑娘”呢?请小朋友们好好学习这篇课文以后再作回答。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同桌互相交流,指名当众发言。(教师可相机讲述文中其他插图的图意。)
3继续自读课文:1)读准字音,画出生字词;2)标出小节数,边读边思考: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4、出示生字卡,学生自主学字,想办法记住字形。
5、认读生字,小组交流记生字的办法。
6、分小节读课文,说说课文哪几个小节具体写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7、齐读课文二——五小节。
三、指导书写
1、带领学生书空生字笔顺。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的位置。
3、学生练习描红,教师相机指导。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内容: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用具:课件演示有关蚕的图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2、抽读词语。
二、细读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想一想,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什么?
3、播放课件,指导学生认识“蚕卵”,直观感受“蚕卵里钻出蚕姑娘”的情景。
4、齐读后小 ……此处隐藏17750个字……>
(2)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蚕的变化。
(3)质疑问难,理解“蚕床”等词的意思。[蚕床就是蚕匾](说—问—读)
(4)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次换衣服。
(1)按上面的方法自学。
(2)交流。
4、学习第三、四次换衣服。
(1)自由读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写法上与前两段不同,划出来。
(2)理解“渐渐长胖”和“渐渐长亮”中的“渐渐”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词语来代替?
(3)齐读4、5自然段。
5、小结:
①有感情地朗读2—5自然段。
②概括大意:从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又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又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天_____。
四、学习第6段。
1、看课件后读课文,思考:蚕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点理解“蚕山”,“盖间新房”。
(1)看课件理解“蚕山”。
(2)在课件的画面中找找,哪些是蚕姑娘盖的新房?蚕姑娘的新房是用什么盖的?“盖间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成了、成了”。
五、学习第7段。
1、字句:茧子里头的蚕姑娘,一声也不响,过了好几天,茧子开了窗。
“开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儿?
2、看图:说说蛾姑娘在干什么?(产卵)告诉学生:蛾姑娘把卵产在蚕纸上,产完卵就死去了。
3、指导朗读,“变了、变了”作重点指导。
六、朗读全文、拓展学习。(总结全文)
1、说说蚕的生长过程。
2、总结:蚕儿是个宝,蚕结的茧,可以缫丝,织绸。我国栽桑养蚕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的丝绸就已卖到国外,丝绸是我国的骄傲。
3、学了课文,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4、师:大千世界,有着许多可爱的昆虫,它们各自有着神奇有趣的生长过程。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研究它们,我们就能揭开它们生长的秘密,得到很多的知识,也得到无穷的乐趣。
5、上网查找有关蚕的知识
蚕姑娘教学设计15一、儿歌导入
1、上课前,我们一起唱的这首歌曲的主人公是谁?对,它就是“蚕”。
(板书:“蚕”)这是一个平舌音的字,谁能读好它?
古时候的人,又把蚕叫做“天虫”,人们觉得它是上天赐给人们的,专门为人们吐丝结茧。在人们心里,蚕就是一位美丽能干的姑娘!(板书:姑娘)姑娘这个词,要读轻声,谁来读?
让我们一起亲热地叫叫她的名字。
2、小朋友们见过蚕吗?谁来说说?
出示图片。这就是蚕,她可是一位了不起的魔术师呢,你知道她都会变哪些戏法吗?想知道的小朋友们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数数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想一想:从蚕卵里钻出的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
2、检查反馈
出示蚕姑娘的信
大家读得都很认真,蚕姑娘知道小朋友们都很想了解她,所以就给大家写了封信,想看看信里面写了些什么吗?
想打开这封信,得把课文读好,有信心吗?
(1)出示第一组:蚕卵 茧子 蛾
吃桑叶 换衣裳 盖新房
先请小朋友们好好读读这些词,注意读准字音,哪些字的读音特别容易读错,等会请你做小老师给大家提个醒。
着重指出:“桑”是 平舌音;“卵”是三拼音节, 声母是l
小老师带读,去掉拼音读。
指出第二行都是蚕姑娘的动作。
(2)出示第二组:床上 换上 漂亮
脱下 吐出 蛾姑娘 旧衣裳
这几个词语,先听老师读一读,小耳朵要听仔细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的读音。
指出轻声。
自由读,指读,去掉拼音读。
(3)看来词语都难不倒大家,那么课文能读好吗?
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
指名读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了课文以后,你知道了吗,蚕姑娘一共睡了几次?(四次)
3、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我们赶快打开蚕姑娘给我们的信,听听蚕姑娘跟我们说了些什么吧。
出示蚕姑娘的信。
小朋友们,你们的读书声真好听!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长大变化的呢?我真诚地邀请你们到我家来做客,让我们成为好朋友吧!我已经为你们准备了很多小礼物啦!
蚕姑娘向我们发出了邀请,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和蚕姑娘交朋友吧。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们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蚕姑娘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钻出来的。指导朗读“暖洋洋”。
蚕姑娘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结合图片理解“蚕卵”。
蚕姑娘“钻”的动作。结合动作表演读,体会蚕的生命力。
2、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细读第二自然段
1、蚕姑娘终于好不容易钻出了蚕卵,那么刚刚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的呢?赶快到第二自然段里找找。
(贴图)
2、又黑又小,这么娇嫩的蚕姑娘是怎样长大的呢?请小朋友们再好好读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蚕姑娘的几个动作,把它们圈出来。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在书上圈圈画画。
相机出示图片,理解“蚕床”。
3、句式训练:用“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子把蚕姑娘的变化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说。
4、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蚕姑娘的变化吧!(出示图片),展示蚕姑娘的第一次变化。
(贴图)
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加一个表示语气的词“啊”。
学生迁移,用上不同的表示语气的词,读出不同的感受。相机指导在感叹词后不同标点符号的使用,表达出不一样的情感。
5、小结。
板书: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6、词语积累:
像“又黑又小、又黄又瘦”这样的词语,课文里还有吗?
出示:又黑又小 又黄又瘦
又白又嫩 又白又胖
你还能再想出几个来吗?
五、指导书写
师范写“蚕”,学生书空。
学生观察“姑娘”两个字的共同点,分析字的间架结构,书空。
六、小结
补充板书“?”
七、作业
1、画画蚕姑娘第一次变化前后的样子,记得图上颜色;
2、把蚕姑娘第一次变化的过程说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
蚕姑娘
又黑又小 → 又黄又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