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12-13 05:39:13
【精品】语文教案集合7篇

【精品】语文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理解、积累“狼藉、颓唐、琐屑、蹒跚、踌躇”等词语。

⑵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2、能力目标:

⑴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揣摩文中家庭生活内容及作者心境与感受的表达。

⑵学习本文独具匠心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3、德育目标:

体察深厚而动人的父子深情,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心。

【教学重点】

赏析文章朴实却含蕴至爱深情的语言,体会感情流程。

【教学难点】

从理清文章脉络入手整体把握内容,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理解2、3语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纪实散文《背影》的语言平实自然。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整体感知作品,获得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同时,在诵读中理清文章的线索和行文脉络,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研讨探究法: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研讨文中关键性语句的表义和表达作用。如四次写背影的文字和四次描写“我”的眼泪;理解对父亲外貌、动作和语言描写的作用;同时,结合生活体验揣摩作者的心情和感受,激发爱心。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行文脉络。分析平淡中显神奇的特定背景,体会文章的感染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投影显示孟郊的《游子吟》)

孟郊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人中也许算不上耀眼,但他的一首《游子吟》却历久不衰,千百年来拨动着无数读者的心弦,为人们所传颂它的魅力就在于诗中亲切而真淳地吟诵了一种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唤起普天下儿女们多少深挚的忆念。是的,“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无私深沉的父母之爱沐浴着儿女们的成长。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一篇表现父子之情的典范之作。

设计(二):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发自于内心的真挚无私的爱,柔蜜的爱意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经历。同学们,请大家说一说曾让你感动过的父母的疼爱。(学生动情讲述)是的,这种感情无论是蕴蓄在平常的片言只语,还是流露在不经意的神情动作中,都是那样令人难忘。今天我们学习的则是一篇从父亲的背影中感悟出亲子之爱的散文──《背影》。

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认识“虚”“骄”等9个生字。会写“冷”“淡”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几组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3.初步具有主动积累对子的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句子中的反义词。

【学习准备】

课文中5对反义词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引入,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7”是一首对子歌。以前我们学过哪首“对子歌”?谁能背给大家听?

今天我们走进识字七,了解识字7的对子歌。(点击出示课题)现在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识字7)请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反馈。

(1)勾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的。

(3)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生字,注意纠正平翘舌音。

(4)指名读课文,重点正音:赢、赞、诚。

(5)出示课文最后一句(诚实赢得千家赞,虚伪招来万户嫌。)

先读准画线的生字?画好朗读节奏线读好这个句子。

3.再读课文:自由读?推荐读?挑战读?齐读?去掉拼音读。交流记住生字的方法。在全班交流。

4.画找反义词。

(1)读着读着你能发现这些词在意思上的特点吗?(反义词)老师在书中也画了一对,请你也照样子画,画好的与同桌交流一下。

(2)反馈:教师出示几对反义词(是—非、长—短、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请学生齐读。

(3)(出示画出反义词的课文)请学生再次齐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理解词义

1.结合情境,理解“是—非”。

(1)指名读。

(2)理解词义。

(播放动画:几个孩子扔垃圾,有的扔在垃圾桶内,有的扔在垃圾桶外)他们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教师小结:“对”就是“是”;“不对”就是“非”。今天上课,我们小朋友专心听讲,发言积极,这种做法──是(教师点词卡“是”)。把“是非”合起来也是一个词语,小朋友能分清是非,也就是能分清对错。(再读词语)

2.展示榜样,理解“长—短”。

(1)请学生找出两样长短不同的东西。教师出示物品,学生说长短。

(2)出示班级学生学习生活图片(理解“长短”的另一层意思),教师介绍他们的长处。

(3)教师小结:这些都是他们的优点也是他们的长处,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这也叫“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出示并请学生齐读)有个词也是说这个意思,“取长补短”。(出示词语请学生再读)

(可以请学生说说自己觉得可以取谁之长,补谁之短)

四、记字积累,指导书写

课文学得这么就好,生字肯定也难不倒大家,看书第115页,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观察发现(预设:结构、关键笔画)。

(2)教师板书(上下结构“热”;左右结构的字由学生挑选一个老师板书)。“冷”的最后一点别忘记。

(3)学生练习,同桌相互评价,好的打上五角星。

(4)展评(重在字形结构)。

五、课外积累

课后我们也去收集、发现各种有趣的对子吧。

板书设计

识字7

是 非

长 短

虚心 骄傲

热情 冷淡

诚实 虚伪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词语

教师导语: ……此处隐藏7649个字……组成:尘埃和气体

宇宙里的星云 星云的位置:浮游在宇宙空间里

星云的厚度: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

星云的分类:亮星云、暗星云

四、小结

课文介绍宇宙里有些什么,从人们肉眼能看到的恒星写起,说到行星和星云,十分讲究说明顺序。

五、布置作业

1、 探究、练习一

2、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炫目、灼热、茫无涯际、广漠、汹涌、稀薄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 学生阅读课文第12—20段,思考: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层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2-14段):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第二层(15-17段):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第三层(18-19段):说明宇宙是运动的。

第四层(20段):小结第二部分,“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

(二)阅读第12-14段,思考:作者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明确:

银河系是太阳所在的恒星系,太阳是一颗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恒星,从银河系开始介绍是顺理成章。作者说明了组成银河系的星星的数目,用“铁饼”这个比喻说明银河系的整体形状,用“环”这个比喻说明从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的形状并引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想像,写出了宇宙之美,然后用巧妙的惊叹和设问,列出数字,用“一千万万”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进行对比,说明宇宙的无穷无尽,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三)阅读第15-17段,思考:作者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的?

明确:

宇宙里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有千千万万个,不可能一一说到。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这例,又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它距地球极其遥远,并进而说到每一个恒星系之大。然后说这样大的恒星系已经发现的虽然“数以亿计”,但“仍然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极小部分”,从而进一步突出宇宙的无穷无尽。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明确:

这一段共两句话,前一句说明过去人类无法飞出地球去,尚且能认识星星的体积、温度、有什么元素、怎样运动,后一句由此推论,今天科技大大发展了,更有利于认识宇宙的奥秘。这样的结尾,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

四、探究活动

思考: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宇宙有些什么的?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A、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

如,为了说明恒星的温度,作者列出数字:“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小恒星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为了说明恒星的距离遥远,列出数字:“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B、作比较:用一般人可以感知和事物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人们凭直觉的经验,由已知认识未知。

如: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非常小时,拿它和地球上的空气以及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作比较。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引力极大时,用地球上成年人的体重、白金的重量经及人们能承受的压力作比较。

C、用比喻: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喻体,这样可以使说明生动具体,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用萤火虫比喻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说明星体给人的表象情况。用大海里的水滴作比喻,说明恒星在宇宙里所占空间极其微小,从而说明宇宙的辽阔。

D、分类别:如,课文在说明恒星时,将恒星按体积分为大、小、中三类进行说明。在说明星云时,依据它们所在位置能否反射出光亮,分为亮星云、暗星云。

E、举例子:如,说明恒星系时,先举银河系为例,说明组成恒星系的恒星数量、恒星系形状,以举出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通过介绍它距离我们那样遥远,说明宇宙的辽阔。

以上这些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帮助读者具体地认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五、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

思考:

1、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年!(一“万万”就是一亿,为什么不说“一千亿”而说“一千万万”呢?)

2、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吧。(去掉“想来”似乎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文章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用“万万”和用“亿”相比从语感上更能突出星星之多。2、“想来”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使说明显得更科学客观。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2、选用课间作业设计。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愿。

2.大胆交流自己的兴趣和读书心得。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口语交际。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心愿或有情趣的事情写成小诗。

教学方法:引读、启发

学习方法:小组交流,探讨。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引入

从前,有两个乞丐。有一天,他们在墙角下一边晒太阳,一边聊天。甲乞丐说:“假如我发财了,我要一下子买五大碗豆浆,大喝一顿。”乙乞丐说:“假如我发财了,我要买两碗豆浆,吃一碗,倒一碗。”

1.同学们,乞丐的心愿虽然可笑,但也说明一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不管是不是“高尚”或“低俗”。

2.这节课,让我们畅所欲言,谈谈各自的心愿。

二、揭题

板书:谈心愿。

三、自由读题目要求

1.自由读要求。

2.说说有什么要求。

四、回忆前四篇课文中主体人物的心愿

1.自由汇报。

2.小结。

五、小组互动交流

1.心愿有没有“高尚”、“低俗”之分?有没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分?

2.小组讨论。

3.交流汇报。

4.汇报自己的心愿。

六、完成“金钥匙”

1.出示“金钥匙”的提示要求。

2.自由读。

3.每个同学就自己所带的书进行汇报发言。(推荐书、交流心得)

4.探讨自己的阅读方向、合理与否。

5.同学间交换自己喜爱的作品。

七、课堂总结

八、布置作业

1.写一写自己的心愿。

2.阅读一本好书,写写心得体会。

《【精品】语文教案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