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

时间:2023-03-25 05:38:15
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

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我国宇航员就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e .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项 估计 年龄

二、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三、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2

教材说明: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卡片、主题网站、月光奏鸣曲、春江花月夜

学生准备:概念图作品、站、幻想画、神话传说

教学时间:5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 ……此处隐藏16228个字……探索月球的更多奥秘吧!

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9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

2、乐曲《春江花月夜》;

3、学生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及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图片)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看到这幅场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关古诗、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问题呢?

(学生发言)

出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

师:同学们,你们也被这皎洁的月光勾起了无限的遐想了吗?(是的)那么我们来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好吗?

(学生朗读出示的这句话。)

师: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相机点击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读要求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出示的自读要求,自由的读一读课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读要求?请一个同学来大声地读出来。(指生读)

1、划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课余搜集的资料,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

的猜想:

(老师相机发表,学生填写表格)

我最感兴趣的谜

我的猜想

三、组内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都颇有兴趣的研究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接下来请你和组内同学交流交流你划出的月球之谜,把你感兴趣的谜先读给同学听,再说说你的猜想。

四、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真起劲儿,想不想让全班同学都知道你的猜想?(想)现在就给你机会,谁来说说你在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指名答)

1、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指生答)

(相机点击出示:月球是从哪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的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早?)

2、师:作者在课文中提出了对月球的疑问,那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问题呢?

(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些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型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五、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师:老师这有几块牌子,上面分别写了不同的月球之谜,你对哪一项谜感兴趣,就请你到哪一组来!大家共同来猜想谜底。同学们可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讨论,组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开始行动吧!(学生们纷纷自由活动)

我们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我们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师: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咱们校园里要举行一次月球奥秘发布会,(出示“月球奥秘发布会”)愿意参加吗?(愿意)那可要通过严格的选拔哦!对自己有信心吗?(有)那我们马上进入第一关!

1、第一关: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你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

(指生读)

2、第二关:

请小组的中心发言人有条理的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3、第三关:

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已通过了层层选拔,恭喜大家,欢迎你们一同去参加校园月球奥秘发布会,高兴吗?

(高兴)

六、实践拓展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想通过什么方式来进一步了解月球呢?(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那同学们赶紧行动起来,去探索月球的更多奥秘吧!

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10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

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三年级语文教案《月球之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