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语文教案范文锦集5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认识1个多音字。
3、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芝苦,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能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妙词侍句。
2、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第2自然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20xx年4月2日第七周星期三第一节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课文应该写什么?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情况。
4、师范读课文。
5、全班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指导写字。
5、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四、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指、跟难以掌握,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
20xx年4月2日第七周星期三第二节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语文教案 篇2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1)、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培养阅读兴趣。
(2)、结合作品故事情节和景物来理解主要人物形象。
(3)、认识《西游记》的作品现实意义。
2、过程方法:
(1)、思路: 远望《西游记》——走进《西游记》
(2)、过程:整体感知—讲故事论人物赏美景
(3)、活动: 西游故事会—人物辩论会—西游旅行社。
(4)、方法: 读写听说结合,思记同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广泛阅读名著的兴趣。
(2)、熏陶情感、鼓舞精神。
二、教学重点:
走进《西游记》,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
凝思《西游记》,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四、课前准备:
(1)、阅读原著,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
(2)、学生分组
五、教学过程:
导入语:
(1)、人们常说“四大名著”指哪些?作者是?你最喜欢哪一部?(生答)。
(2)、你了解它的什么知识?(生答)。谁了解这部小说最多呢?(生抢答)。这节 课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书中的神魔世界,去感悟,去欣赏。
(3)、好!先请大家倾听一首歌曲。(出示思考注意并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
(一)、远望《西游》
1.整体感知:
过渡语:
(1)、哪位同学来把这部书的内容简要概括一下?(人?时?事?)有多少回?可分为哪几部分?(生答)。
师结:它写的是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1一百回。可分为三部分:一至七回:大闹天宫;八至十二回:唐僧出世;十三至一百回:西天取经。
2、总体概括:
过渡语:是啊,他们经历了八十一难啊!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那同学们读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个字来概括一下?(生答)
师结:奇、妙 、好等。对,西天路上艰险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阻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它就象是一部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从文学欣赏角度说那就是一个字:“美”。
过渡语: 读后你认为它在哪方面写得美?(生答)
师结:(情节 人物 环境)
(二)走进《西游》
1.西游故事会
过渡语:我知道,同学们现在读小说,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好!咱们来开个西游故事会吧。请看大屏幕!
过渡语:同学们最好这么来谈:我认为……情节好。因为……比如:…….
师引导:比如:(1)、我认为第四、五、六、七回很好。这可以概括为“大闹天宫”。因为它很曲折,比如:先封他为弼马温,他听说是“没有品从”下界了,自称“齐天大圣”,招安后让他看管蟠桃园,结果他乱了蟠桃会,反了天宫。我也认为这段好,因为它最能反映孙悟空的反抗精神。这大闹天宫的确是孙悟空叛逆性格 ……此处隐藏1869个字……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等
1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15、“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是:大闹天宫等
16、《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17、孙悟空大闹天宫后,回到花果山,在独角鬼王的提议下,号称齐天大圣,西天归来后,接受如来授职为斗战圣佛。
(二)环境描写欣赏:
西游记环境描写之三打白骨精
主要内容:唐僧师徒到了南山脚下,白骨精变成一个小姑娘,拿着篮子,第一次,悟空打了她一棒,没死,第二次,变做老太太,假装找女儿,悟空第二棒的时候,还没死,第三次,悟空叫来几个神仙看着,终于魂归西天了。
环境描写:悟空跳上云端,手搭凉棚,睁眼观看,不见有人烟。看了多时,只见正南山上有一坐高山,那山向阳处,一片绿色中夹着点点鲜红,便驾云直奔南山。
我的感受:既然没人烟,肯定有妖精,这种情况,妖精肯定变化多端,“一片绿色中夹着点点鲜红,”有可能就是妖精杀了百姓,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要不是孙悟空在,唐僧恐怕就要被吃了。
语文教案 篇3学习目标:
习作春天的景物,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乐于表达的兴趣。
学习重点难点:
习作,把春天的景物特点写具体而生动。
过程与方法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新课:
春天正在悄悄的来到,它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向我们走来。它不华丽、不浓妆艳抹,却是那么的清新美丽。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用你手中的笔记录下你眼中这美丽的春天呢?那么现在谁先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
那么我们该如何把你眼中的春天写的生动而美丽呢?
一、 出示习作要求
1、 把春天的景物或者人们在春天的.活动详细地写下来。
2、 观察要细致,叙述要真实。
3、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注意句子要通顺,比喻要恰到贴切。
二、 学生习作
1、 写完后自己通读两遍,注意句子通顺、错别字、标点符号。
2、 同桌、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3、 修改后抄写在大上。
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春天的主要变化——
植物、动物、人物、天气等方面
把自己说的写下来,教师个别指导。
把自己写的在小组内读一读。
板书设计
春天
春天来了,你发现你的周围有哪些变化?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可以再挑选几描写春天的好文章让同学们先赏读一遍,借鉴一下别人好的方法。这样可能同学们在下笔的时候就能有所借鉴了。
语文教案 篇4【学习目标】
1、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字。
2、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体会乡亲们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
21、搭石,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什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头?为什么要搭石头等相关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主要问题。
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或者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指名读课文,相机出示谴责、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约等词,指导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你已经读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如果学生读到一自然段,相机指导学生勾画并读一读写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挂图
看,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踩踏的搭石。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他们划出来。
小黑板相机出示几个重点句。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上了年岁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 抓住重点词语无论 只要 一定 踏几个来回 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来。)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举几个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说一说。师归纳:对,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是我们每个人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和小组同学演一演。
四、乡亲们有什么样的美好情感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语文教案 篇5学习目标
学习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学习根据研究的问题处理信息。
一、组内交流信息
1.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2.组内汇总搜集到的所有的资料。
二、学习处理信息
1.阅读研究报告《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1)这研究报告中是怎样处理搜集到的信息资料的?找到有关的内容,仔细阅读。
(2)课堂交流:
①搜集到的信息是要分类的,可以按照信息的不同方面分类。
②搜集到的信息是要筛选的,有些要去掉。
2.对组内成员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1)讨论确定分类的标准。
(2)阅读资料,分类。
3.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1)明确筛选的标准: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没有。没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2)阅读资料,讨论筛选。
三、形成初步观点
1.认真阅读资料,想想是否可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组内成员充分讨论。
2.如果不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作出结论,需要继续搜集资料;如果资料已经足以形成自己的观点,太多也不必要。要注意是否有不同的看法,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四、补充搜集资料
1.根据讨论的结果,明确需要进一步补充搜集的资料是那一些方面的。
2.分头继续搜集。
五、课外活动
进一步搜集资料,分类、筛选资料,讨论形成自己小组的观点。
教后记
优点: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人简要的说说自己搜集到的相关的资料。
缺点:个别学生不会搜集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