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2-11 01:27:09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部分词语“呼风唤雨、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根据语言现象,进行语言、说话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语言简洁与条理清楚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四年级小朋友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什么?为什么?

(2)世纪呢?一个世纪多少年吗?我们现在几世纪?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识面还真广!)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爷爷写了些什么?赶紧让我们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句子,在反馈的过程中读词并理解。(你觉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比较拗口?)

(1)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句话到底该怎么读,联系上下文,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正确的理解。是的,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指名读,齐读第四自然段,带上笔画画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你知道了吗?什么叫发明?什么叫发现?

指导:长句难读,但有些句子不长,它的标点特别,这样的句子读好了,有一种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出示: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自由读——学生问师答——交换读——学生自问自答——读出来了吗?一种什么情感?板书:设问

在反馈难读的句子的过程中,把“引用”这一方法也带过。

3、咱们差不多又把课文读了一遍,路甬祥爷爷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

其实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指——指——指,有问题吗?“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精读课文,感受内容。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哪个地方最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默读,点画文句。

预设一:

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自由读。

2、再读(以师生接读的形式),20世纪人类登上——,潜入——,洞察——,探索——。

3、这么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来读一读,把你们的感受带进去!

4、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动词)我们也用上一些动词来说说20世纪的其他发现和发明。同桌讨论一下。

5、继续接读,20世纪,……等,这个等里还有什么?预设:举例

出示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预设二:

出示: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出示)

1、导:是呀,这就是二十世纪,短短100年可以拥有那么多的成就,真可以用——齐读。

2、简介:这句诗原是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用来形容边关下大雪后的景象的。齐读。

3、为什么这句诗被作者引用到课文中来了呢?学生说。

4、这是用了诗人的语言来描述,你能不能用咱们自己的话来描述?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预设三:

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是写20世纪的这个社会,却写了20世纪以前的社会,你们发现了吗?这是为什么?(对比)读句子,20世纪前的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板书:农耕社会(耕)

1、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交流拓展:

读好文中句: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就直接让学生接说没有——没有——没有——

想象:孩子们,没有这样的东西,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老师给你句式想象:?在农耕社会里,人们没有(),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社会什么都没有,人们的生活多么不方便)于是古人充满了幻想,他们幻想有——

古代有哪些幻想变成了现实?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千里马——嫦娥奔月

作为生长在二十一世纪里的孩子,请你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会怎么读?

四、写话训练。

20世纪的科学发明和发现真是奇迹,让人出乎意料。它让我们的生活舒适和方便,连过去的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呢?这儿路甬祥爷爷没有举例子,我们来举个例子说说,活学活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小的提示:当我看电视时,只需轻轻地按动遥控器,清晰的画面就会展现在眼前;当我……

交流学生写话。

小结: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它为我们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你明白了吗?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读第一自然段。

(自豪地读,骄傲地读)

20世纪已经过去了,那就让我们带着憧憬,畅想21世纪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师:“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这是香港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她写的一篇文章《生命 生命》。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人生格言也告诉大家?

生:肖伯纳说:生命在我绝不是一截“短的蜡烛”,它是一个辉煌的火把,在我将它交给下一 ……此处隐藏1444个字……音节。)

二、教学新课

1.教学zh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女孩坐在椅子上织毛衣。)

(2)教读音:出示字母卡片zh。

告诉学生:zh的发音与织毛衣的“织”发一样的音,就是读得轻短些。

发音的部位和方法:翘起舌尖,抵住硬腭的前部,就是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稍稍放松,让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来。

教师示范、领读。学生仔细听,然后模仿。“开火车”轮读。

(3)教字形:板书zh

看着图画说说zh像什么?(z像马扎,h像小椅子。)

告诉学生这个声母是z和h合成的,但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记。

2.教学ch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男孩坐在椅子上喂小刺猬东西吃。)

(2)教读音:出示字母卡片ch。

告诉学生:ch的发音与吃东西的“吃”发一个音。就是读得轻短些。

发音的部位和方法:发音动作基本和zh相同,可是在舌尖稍稍放松的时候,要送气。

教师示范、领读。学生仔细听,模仿。“开火车”轮读。

(3)教字形:板书ch

看着图画说说ch像什么?(c像小刺猬的身体,h像小椅子。)

告诉学生,这个字母也是c和h合成的,要整体认记。

3.教学sh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小狮子蹲在一把椅子下面。)图上的小狮子和椅子合起来形似sh。

(2)教读音:出示卡片sh

告诉学生:sh的发音与小狮子的“狮”发一样的音,就是读得轻短些。发音的部位和方法:翘起舌尖,靠近硬腭前部,让气从当中挤出来。

教师示范、领读。学生仔细听,模仿。“开火车”轮读。

(3)教字形:板书sh

看着图画说说sh像什么?(狮子的头和身体像s形,椅子似h,合在一起像sh)

启发学生说这个字母是由哪两个字母合成的。

4.教学zhi、chi、shi

(1)板书zhi、chi、shi告诉学生:它和zi、ci、si一样,也是整体认读音节。(2)练习读zhi、chi、shi的四声。三、指导书写1.告诉学生z占中格,h占上中格,写时把两个字母靠近些。让学生抄写字头。教师巡视指导。

2.用同样方法教学ch、sh。四、巩固练习1.抽读卡片:zh、zhi、ch、chi、sh、shi2.比较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带调练习读音节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字母卡片和整体认读音节卡片。

2.抽读带调音节卡片。

3.指名书写zh、ch、sh。

二、教学新课r和ri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日光下幼芽茁壮成长。)

2.教读音:出示字母卡片r。

教师示范,领读。学生模仿,“开火车”轮读。

发音的时候舌尖翘起来抵着上腭的最前部,当中留一条窄缝,嗓子用力发音,让气流和声音从窄缝中挤出来。

3.讲字形:板书r

看图说说像什么?(幼芽)

4.指导书写:

告诉学生,r占中格,先写一竖,然后在竖的顶端往右写一弯笔。

5.教学ri

把r读得声音大些长些,就是整体认读音节ri,四声练习。

三、拼音练习

1.zh、ch、sh与a、e、u相拼练习,r和e、u相拼练习。

出示小黑板: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指名直呼音节练习。

2.练习直呼书上的音节。

3.练习三拼音节。

出示:zh—u—osh—u—o

要求学生在读音节时,摆好zh或sh的口形,u、o快速连续,一下子直呼出来。反复练习,达到熟练。

4.看图读拼音。

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直呼图下音节:cī、zhu、zi

四、指导学生读课文。按顺序读,从上到下,从左往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运用归类方法识字。

2、比较形近字。

教学重难点:

1、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积累词语。

2、进行观察、说话和朗读的训练。

教学准备:苹果树贴图、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玩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语文园地”去玩几个有趣的游戏吧,你们想去吗?

二、学习第一题“我会认”

1、出示苹果树贴图,树上贴有三种苹果: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三种苹果背面分别贴有带有“言字旁”、“单人旁”、“口字旁”偏旁的字,共有22个。

激趣:多漂亮的一棵苹果树!谁能准确地叫出苹果树背面的字,摘到的苹果就归他。苹果背面的字就藏在“语文园地五”的“我会认”中。小朋友们赶快读一读,记一记,等一会儿小组比赛看谁摘的苹果多。

⑴同桌两个互相问问,读读。(忘了可以查生字表)

⑵边读边想:每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⑶四人小组互读、识记。

⑷开始“摘苹果”的游戏。(每组比赛,师生相互正音)

师在苹果树一侧贴出三个分别写着“言字旁”、“单人旁”、“口字旁”的大苹果贴图,摘一个苹果后,领读,并把字卡揭下,贴到相应的大苹果上。读准音并贴对的,就能得到这个苹果。

2、归类识字。

⑴找出三组字各自的字形特点。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3、变序抽检。

教师用三组卡片随机抽检认读。

4、扩展训练。

这棵树还会长出哪些苹果?(引导学生说说自已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三个偏旁的字)

三、学习第二题“我会读”

1、同桌练读,互相指正。

2、四人小组下互读,齐读。

3、开火车读。可以横着读,也可竖向读。

四、学习第三题“我会写”

1、投影出示12个字,指名读,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字音)

2、做“找兄弟”的游戏。(师出示12个字卡)

在这12个字中,有六对兄弟长得可像啦!看看谁最聪明,能把它们一一找出来。

⑴指名六人上台找,把找到的字“兄弟”(字卡)摆在一起。

⑵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兄弟”?它们哪儿像,哪儿不像?(注意从音形义三方面引导比较)

⑶小组互说,互相补充,全班交流。

⑷扩展训练:在你认识的字中,还有这样的“兄弟”吗?

3、指导书写。

⑴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书空。(先写“马”与“鸟”)

提醒学生写字时要把不同的地方记住,字要写准确。

⑵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字要写准确、匀称)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