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

时间:2022-12-21 01:26:50
语文园地四教案15篇

语文园地四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四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园地四教案1

教学要求:

1、知道彭总是个不搞特殊化、不愿脱离群众的人,对他产生敬仰之情。

2、学会本课的九个生字及新词。认识九个认读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通过课文对彭总的言行、神态的描述,体会出彭总是个不搞特殊化、不愿意意脱离群众的人。

2、引导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现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个规矩不能有”)教师板书课题后,请全班齐读课题。

(1)、问: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说:“同学们,引用人物说的重要的一句话作为课题,这是一种拟题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可以从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了解几种命题的方法。”

1、以事件的主要内容命题:捞铁牛;

2、用一个慨括性的词或词组命题:全神贯注;

3、用人名或事物的名称命题:李时针;

4、运用拟人手法命题:蟋蟀的住宅。

同学们了解命题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后,希望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注意定好一个合适的题目再作文,能做到吗?

(2)、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个规矩不能有”这句话是谁说的?课前同学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他的哪些知识?谁能向大家作个汇报。(昨天同学们把这个作业完成的

真好!教师对此感受到很满意。)

(3)、师小结:彭德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十大元帅之一。(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恒、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彭德怀是党和国家军队杰出的领导人。他从1954年9月起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和国防委员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本课讲的就是1956年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今天在课堂上,同学们用心地体会课文内容,相信你会被彭德怀的伟大人格所感染。

(4)、同学们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吗?下面就让我们带着来读课文,读后你能解答几个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小黑板(自读课文要求)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注意字音,然后与同桌交流汇报自己在字词方面的收获。

(2)全班汇报新积累的词语。(见小黑扳)

(3)完成填空练习

这篇课文讲了(谁)_______(什么事?)________。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这件事?(2—10)

2、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小黑板出示

(1)读课文第二段,用“—”画出彭总在公园门口看到“休息”的牌子后说的几段话,想想各是什么意思?该用什么语气读?体会彭总这个人物前后心情的变化。

(2)小组内分角色试着读一读2——10自然段。(请各学习小组长负责)

2、全班汇报交流(出示三段话)

(1)彭总进门走了几步就停了下来,()问警卫员:“你们搞的什么鬼?”

(2)“休息?休息为什么叫我们进来?”彭总冲着所有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说,是不是你们把群众赶跑了?”

(3)“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彭总()地说)

3、朗读

(1)刚才同学们分析这三段话确实动了脑筋,分析得很好,如果请你来读,能读出这三种语气吗?(自由练习读)

(2)师生合作读(师读旁白;男生读彭总说的话,女生读工作人员说的话)

4、感悟:此时此刻,你体会到彭总是怎样一个人?

5、板书:(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群众平等)。

6、你还从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彭总就是这样一个人!

(1)穿便衣;

(2)步行到公园;

(3)很多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彭总”——(担任国家多种职务,位高权重,但他与群众相处很好,平易近人,与人相处没有官架子。说明他与大家平时相处很好。)

想一想:“彭总”与平时人们现在叫的“李总、张总”有什么区别?

7、师小结:是啊,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的彭总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的品质确实令人敬仰,下面就让人们怀着这种敬仰之情把课文有感情地再读一遍。(彭总男生读,女生读旁白的话。师:读工作人员的话)

五、拓展交流

老师想问问大家,除课文中写到的事情外,你们从查找的资料中还了解到彭总与群众平等相处、坚持原则的事例吗?

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师引:彭总作为国家的领导人,都能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班上的班干部中,能不能在班上不搞特殊化?(不能,班干部做得不对,老师照样会批评、教育他们。)再如:学习委员、小队长收作业时,只记别人的名字,自己没交不记自己的名字,劳动委员只叫别人劳动,自己不干活……)

2、在平时,如果你去爸爸、妈妈单位上,能不能搞特殊化?(坐公家的小骄车等)(我了解我们学校的教工子女、课间一般不随便进入办公室,每天从家里自带开水,参加托管中心,也与其他同学一起同吃同住。)

七、 总结。

1、彭德怀同志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今天,我们缅怀他,深深地被他的崇高品质和人格力量所感动,所鼓舞。彭德怀同志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世世代代铭刻在人民群众的心里。他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作为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今后我们要向彭总学习,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要与大家平等相处,遇事有商量,本学期开始,国家又给我们减免了学杂费,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心,为了感谢政府,我们从小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为创建和谐社会努力。

2、这节课又学会了几种命题的方法。

3、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们知道了写人离不开事,通进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彭总的优秀品质,而且叙述这件事例中,又重点抓住彭总的动作,语言、神态、心情的特点来写,因而这件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4、我们又积累了一些词汇。

八、作业(三选一)

1、把这个故事给家长听,家长评价:———

2、在小练笔话上用一段话记下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

3、许多 ……此处隐藏19833个字……发现?

(上下两组相对的词语意思相近,但是感情色彩不同。上面一行都是褒义词——褒义词就是表扬,肯定,赞许的好词语。下面一行都是贬义词)贬义词就是批评、否定、贬低的不好听的词语。)

(3)读一读这些词语,谁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

学生分享后,出示填空: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足智多谋)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

(呕心沥血)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处心积虑)形容蓄谋已久。

填空:

褒义词:( )

贬义词:( )

(4)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段话。

学生自由准备,写好后,四人小组交流。

推荐一名代表,全班交流。(关注情感色彩是否一致,句子是否通顺。)

2.练一练,学运用。

读句子,根据感情色彩选词填空。

出示:

呕心沥血 处心积虑 得意忘形 兴高采烈 臭名远扬 举世闻名

(1)老师为了我们 了一生,如今年过花甲,咱们可得经常去看望他。

(2)没想到你们这么不长进,老是 地想要分家产。

(3)大家听说总政歌舞团要来我们这里演出,个个 ,奔走相告。

(4)你这次段考有点进步,应再接再厉,可别就 ,松懈下来了!

(5)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都是 的古代建筑。

(6)这些民族败类,干了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早已 了,在我们这里是妇孺唾弃。

3.我拓展,我积累。

出示:

鞠躬尽瘁 争先恐后 肝胆相照 不拘一格

刚愎自用 趋之若鹜 臭味相投 离经叛道

(1)成语中的褒义词和贬义词语还有很多。自由朗读,积累成语。

(2)你还能说出哪些褒义词和贬义词?

三、语句段运用

1.读一读,找规律。

(1)读前两个句子,顿号和逗号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而逗号表示的是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顿号可以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也可以用在当作词语用的短语之间。)

(2)出示: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等,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

学生加标点符号,加好后,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追问,为什么用顿号或逗号?)

教师小结:第一句中的“”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东、西、南”;第二句中“桃子、石榴、苹果”,第三句中“黑鸡毛、白鸡毛、芦花鸡毛” 属于并列词语,是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用顿号。

2.练一练,学运用。

出示: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球类运动 包括手球 篮球 足球 排球 羽毛球 网球 高尔夫球 冰球 棒球 垒球 毽球 乒乓球 台球 冰壶 橄榄球 曲棍球 水球 保龄球 健身球 弹球等

(2)如果没有太阳 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到处是寒冷 没有风 雪 雨露没有草 木 鸟 兽 自然也没有人 一句话 没有太阳 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3.我拓展,我积累。

两人一组,开展“你写句子,我点标点”的游戏。

四、书写提示

1.看一看,找规律。

(1)有几种排法?有什么不同?

(古诗横版与竖版两种写法。书写时注意四点;一是无论横版、竖版的书写注意诗句都要居中写,上下左右的文字要对齐;二是注意书写内容包括古诗题目、诗句、作者;三是注意横版与竖版书写的格式不同,横版从上到下书写,竖版是从右到左书写;四是要注意字的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2.练一练,学运用。

(1)自选一首古诗,注意诗句居中并上下对齐。

(2)注意横版与竖版书写格式不同。

(3)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3.我拓展、我积累。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古诗,认真书写。

(2分享自己的硬笔书法,选择大家认可的,进行全班展示,互相学习并积累。

五、学习“日积月累”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

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1)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些四字词语都是描写国家政治民生的词语,上面8个词语是歌颂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的褒义词,下面8个词语是描画国家落后,民不聊生衰败景象的词语。)

(2)自己查资料或工具书,给自己不懂的词语写注解。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

太平盛世: 安定、兴盛的时代。

国泰民安: 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丰衣足食: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政通人和: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人寿年丰:人长寿,年成也好。形容太平兴旺的景象。

夜不闭户:户:门。夜里睡觉不用闩上门。形容社会治安情况良好。

路不拾遗: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多事之秋:多事:事故或事变多;秋:时期。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景象。

流离失所: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生灵涂炭: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家破人亡:家庭破产,人口死亡。形容家遭不幸的惨相。

哀鸿遍野: 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内忧外患:多指国内不安定和外敌侵略。有时也比喻个人的情况。

2.练一练,学运用。

用上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描绘出民不聊生、国家多灾多难的场面。

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

3.我拓展、我积累。

(1)你还能说出哪些描写国家政治民生的词语?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褒义词和贬义词的分类,并积累这些词语。

【设计意图:借助大家的智慧,在读一读、分一分、背一背中积累更多的词语。】

《语文园地四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