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2-12-18 09:50:50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7篇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在田字格内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演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1、很久很久的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劳动都在一起。他们看到很多的东西,遇到了很多的事情。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出现“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2)出现“竹”的实物图,这是什么?

(3)出现“石头”的实物图,这又是什么?

(4)依次出现“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3、有时他们需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那时还没出现文字,这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非常勤劳、聪明、能干,于是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把看到的东西照样子画下来。

4、多媒体课件以动画形式在实物图的旁边,一一出现相对应的象形文字。他们画的像吗?这些字就叫象形字,是由我们祖先用画图的方式创造出来的,是我国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

5、为了便于书写,人们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出生字及词语出现在相应的象形字旁,点拨词语的意思:

(1)这是一艘小船,船也叫什么?小船就叫什么?

(2)竹子就是“竹“,读一读,注意“子”在这里读轻声。齐读,分小组读。

(3)从泉里流出来的水就是 ?齐读两遍。

(4)显而易见,这就是石头,读准“头”是轻声,指名读,开火车读。

(5)古时候河流也叫“川”,读一读。“川指的是河流,河流也叫“河川”。读一读。我国四川省的“川”就是这个“川”,想一想,通过这个名字,你知道那里什么多?

二、加深记忆

1、学生自由读书,体会这些象形字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汉字的。2、说说现在的汉字与原来的图画有什么相似之处?汉字是怎样创造出来的?

(1)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2)指名说,互相补充。

3、读一读生字和表右面一行的词语。注意看准音节,读准字音,找到“石头、竹子、燕子”词中的轻声。

三、教学生字

1、多媒体显示:舟 竹 石 川 燕(1) 读准字的字音,前4个生字都是翘舌音。(2) 带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2、“燕”中有个新偏旁是“四点底”,跟老师读一读。这“四点底”像燕子身上的哪个部分?记一记。3、其他的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4、看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指名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四、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2、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4、学生仿影,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教学后记: 1.学会了本课的生字。

2.初步了解了一些象形字的来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较浓。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泉水”这一词的配图学生 较难把握。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

2.学会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

4.引导学生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重点:能理解课文意思,了解楚王是用什么办法三次侮辱晏子的,晏子是用什么办法反驳楚王的。理解宴子出使楚国时表现出的聪明、才智和维护齐国尊严的思想品质。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学习简单的推理。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说明:

晏子,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当过齐国宰相。课文记叙了晏子出使楚国时,智斗楚王,维护齐国尊严的三个小故事。课文就是由“进城门”、“见楚王”、“赴酒席”三个小故事组成。三个小故事的记叙方法基本一致,都是先写楚王想侮辱晏子,再是写晏子智斗楚王,最后写楚王只好认输。课文中晏子是怎样智斗楚王的,为什么晏子的话会驳得楚王无言以对?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出现过许多政治家、思想家,晏子就是其中的一个。晏子是春秋时代齐国人,当过齐国的宰相。晏子善于言辞,机智果敢,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这篇课文就是写晏子的故事。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说说课题中的“使”作什么解释?并且说出课题的意思。

(“使”是出使的意思,课题的意思是“晏子作为齐国的使者出使楚国。”)

二、读课文,自学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理解字词。

读准字音:淄

指导书写:淄、敝(笔顺)辱、臣(笔顺)

理解词语:大夫、欺君之罪、侮辱、敝国

安居乐业、得意洋洋、囚犯

三、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课文写了晏子的几个故事?从哪里到哪里是写这几个故事的,给课文分段。

2.读课文中的三个小故事,用晏子说的话概括每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阅读了解三个故事。

(一)阅读理解第一个故事。

1.默读思考: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

2.晏子说“楚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理解晏子的推理方法:

访问狗国得钻狗洞,楚国开的是狗洞,所以________

3.楚王听到传话,为什么只好吩咐打开城门,楚王当时是怎样想的?

(如果让晏子从狗洞进来,那么楚国就成了狗国,楚王也成了狗国之王了。所以他只好吩咐打开城门。)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小故事。

(二)阅读理解第2、3两个故事。

1.默读思考:这两个故事中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回击楚王的,结果怎样?

结合填空理解晏子话的含义:

(1)上等人访问上等国家,下等人访问下等国家,我最不中用,所以派我来访问楚国,因为楚国是____。

……此处隐藏7178个字……急得吐血了。

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2.爸爸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从文中找出英子成长的事情或句子)

对成长的影响:历练中培养不怕困难,敢闯敢练的坚强性格.对自己负责,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

英子具体表现为: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

3.找出你最喜欢的情节并说说理由。或者是:"我还有能理解的是…"

四、体验反思

1.请学生当场仿写,并交流。

父爱是阳光,让我感到人间的温暖。

父爱是灯塔,照亮我前行的路。

父爱是…

2.说说自己和父亲(或其他亲人)之间的故事。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要求:叙述好自己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注意语言的感染力。表现你怎样在父亲的关怀、支持、鼓励、鞭策下成长。

3.最后在《懂你》中结束课堂教学。

五、布置作业

与父亲交流,写一篇小作文《世上还有爸爸好》

板书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父爱如山

热忱鼓励

严格要求

细心关爱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2.能够辨析gkh与其他声母的音和形。

教学重点:

读准音,认清形,并能在四线三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读准音,认清形,能掌握发音要点,书写规范。

养成教育目标:继续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和正确的读写姿势。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6个单韵母(单韵母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抽读8个声母(提示:声母要读的短而轻。)

二、学习“g k h”的音形

老师讲故事。四个小画家,一同来作画。小康画蝌蝌,小刚画白鸽,小航画小河,咦,小红画的是什么?谁来说一说,后看课本插图:看图学习情境歌:弟弟河边捉蝌蚪,哥哥走来劝阻他。小弟弟,很听话,忙把蝌蚪送回家。随机出示gkh三个字母。

(一)学习声母g

1、学习g的音

(1)出示g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鸽子”的“鸽”来学习g的音,注意读得轻短些

(3)教师边范读边讲解发音方法: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不到气流冲出。

(4)学生随读体会发音方法,可用手掌试一试

(5)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6)小朋友,想想,平时我们说话的时候,还有哪个字也发g的音?(哥哥的g,唱歌的g)

2、学习g的形

(1)仔细观察图,怎样记忆“g”的形?

(2)编记忆小儿歌:9字加弯ggg(一只鸽子ggg,像个9字ggg,哥哥的“哥”ggg)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g?说给同桌听,或者演给同桌看。

3、书写字母g

(1)认识基本笔画“竖左弯”

(2)观察书上g的笔顺和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名说说

(3)教师范写g并讲解:第一笔是半圆,占满中格。第二笔竖左弯在第四条线上边一点开始弯,不能贴着第四条线。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二)学习声母k

1、学习k的音

(1)出示k的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

(2)借助“蛋壳”的“壳”来学习k的音

(3)教师范读并讲解:发音时,用手掌对着嘴,感觉有气流冲出。

(4)学生练习读,体会发音方法

(5)指名读

2、学习k的形

(1)怎么记住“k”的形呀?

(2)编儿歌:破裂蛋壳kkk

3、书写字母k

(1)认识基本笔画:左斜右斜

(2)怎样写好声母“k”呢?请大家认真观察范字及笔顺。

(3)学生边说教师边范写:第一笔是“l”,第二笔从第二条线上起笔,向左写左斜,写到中格的中间收笔,接着从收笔处起笔写右斜,到第三条线收笔。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学习声母h

1、学习h的音

(1)出示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荷花的“h”)

(2)借助“喝”的音学习h:发音时,虽然有气流冲出,但比发k时的气流要弱。

(3)学生练读,体会发音方法

(4)指名读 开火车读

2、学习h的形

(1)h的形像什么?

(2)编儿歌:一把椅子hhh

3、书写字母h

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书写方法,注意与n区分。

三、复习巩固:指名读g k h三个字母

四、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3个声母,同学们读准了字音,认清了字形。书写比较认真,真好!

板书设计: 5、g k h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g k h”三个声母,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重点:

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教学难点:

读准“g k h”与单韵母相拼带声调的音节,能准确读出拼音词。

课前准备:字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卡片读声母g k h

2、抽读6个单韵母

二、学习“g k h”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1、出示

g—e k—e h—e

g—u k—u h—u

(1)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拼读

(3)请同学说说两拼音节的基本方法

(4)开火车拼读.

2、看图读拼音词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

出示:g—ǔ —gǔ 练习拼读、直呼、指名拼读、指名读准第三声

出示:dǎ gǔ

指名拼读

告诉学生:两个三声在一起连读时,第一个音节改读第二声

(2)自己试着拼读

(3)同桌同学互读,相互纠正

(4)个别读,同学纠正

(5)学习 bá hé,方法同上

3、看图学习gē hǔ hè三个音节

看图练习拼读音节、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

课间休息:读绕口令: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小槌敲破了鼓,妈妈用布补,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三、小结:今天我们又结识了3个声母朋友g k h,还掌握了几个音节的拼读方法,你们真聪明!

《【精华】语文教案合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