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2-12-16 22:26:37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学会7个生字。

2会认9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知道地球上有哪些地形,知道中国有长江、黄河和长城。

二、教材说明

本文写作者在梦里坐上飞船飞向太空,见到了地球上的高山、平原、岛屿和海洋,还看见了中国的长江、黄河和万里长城。课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听预报员的讲解,看看地图上的黄河和长江在什么位置。

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从太空俯视地球的录像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

重点指导读准生字“坐、向、平、里”和要求会认的字“梦、洋、城”的音。

指导写字,要让学生用已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字形。

注意“坐”的上面是两个撇、点;“万”的第二笔是横折钩,不是撇;“里”的第五笔是竖,不是横。

(三)朗读指导

重点指导读好两个带“啊”的句子。可以分两步进行,先指导读第一自然段,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读第二自然段。指导学生试着读出“啊”的感叹语气,读出作者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看到中国的喜悦、激动心情。

(四)练习指导

第三题,从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长城。可以请课前有准备的学

生先说一说,然后教师用清晰的挂图,依次指点学生找出长江、黄河和长城,并在课本上用符号作上标记。还可以结合挂图,指导学生认识高山、平原、岛屿和海洋。

(五)扩展活动

想象自己乘坐飞船飞向太空所见到的景色,并画下来。可以画课文中描述的内容,也可以随意画自己想象的内容。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

板书设计:

29*颐和园

仁寿殿

佛香阁

大戏楼

长廊

十七孔桥

铜牛(详)

谐趣园

“买卖街”

廓如亭

知春亭(略)

……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美过雪花,有多少赞美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寻雪的诗句呢?(学生读搜集的有关诗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鲁迅的《雪》,请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写到了哪几种雪?据此给课文分段。

(板书: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此处隐藏2456个字……同学间相互建议补充。

三、组织学生进行采访。

1.如采访社会名人,通过学校、家长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进行采访活动。(专门安排时间进行。)

2.如采访学校里的名人,教师介绍被采访学生的情况,学生进行采访。(可以现场进行采访。)

四、指导学生习作。(第二课时)

请同学们把第一课时进行的自己的采访记录拿出来,大家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的采访经过,也可以把你采访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

1.学生分小组交流。

2.分大组交流,汇报采访情况。

3.学生习作,教师巡视。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习作就是写写你采访的那位家乡名人(学校名人),刚才我们把采访情况交流了一下,现在再把材料进行调整、修改,就可以成为我们今天的习作了。

4.学生习作后认真修改。

5.学生誊写习作。

采 访

根据采访材料写文章:

先 确立中心

再 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

然后 将重点材料写具体

最后 按记叙文的要求将材料写成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抓住描写四幅场景的句段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自读自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信息资料:课文录音带、音乐磁带《泉水丁冬》、生字卡片、搜集泉水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导入。播放泉水的画面:你知道什么是泉水吗?(从地下流出来的水)启发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泉水的样子。

2、歌曲导入。师生随着音乐磁带共唱《泉水丁冬》。

师: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吗?(板书课题)

【轻松优美的乐曲,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激发了学生探究读文的欲望。】

对话平台

感知

1、 学生听课文录音带(或师范读),思考:泉水从哪里来?最后又到哪里去了?

2、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交流

1、 小组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字情况。注意“哦”和“我”读音的不同;“脆”是平舌音。

2、 组内学生轮流读课文,做到读音正确,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读不好的句子大家共同指正,反复多读几遍。

3、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在组内展示朗读,互相评价打等级。

【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此环节充分发挥组内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朗读

1、细读课文,思考:泉水流过哪些地方?一路上遇到了谁?

2、指名读课文前三自然段,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揣摩它的心态和神情。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重点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多”“清”的特点。)

3、范读——仿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竞赛读。

【朗读训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泉水的快乐和无私。】

背诵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1——3自然段。(看图背诵、想情节背诵、看板书背诵)

2、 练习背——指名背——分组竞赛背。

写字

学习“瓦、泉、然、结、塔”

1、 学生观察先练习书写,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范写指导,重点强调“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

2、 开展“小小书法家”擂台赛,师生共同评选。

评教师:老师写的字请学生评价。

学生互评:学生田字格中的字,互相评价。

3、 写得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让学生参与评价,利于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写字质量。同时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参与学生活动,更营造了融洽的学习氛围。】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读文

学习4——7自然段。

1、 运用上节课的方法,学生练习读泉水的话,体会它自豪、欢快的心情。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2、 师生合作采用引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形式进行读文。

3、 回读全文,交流:你觉得泉水怎么样?喜欢它吗?自愿展示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跳出文本,读说结合,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泉水的奉献精神。】

想象

1、 丁冬的泉水还会流到哪里?一路上它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

2、 补充说句子:

泉水流到 ,它看见了 ,泉水说:“ ”

【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训练思维的独创性和合理性,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

积累

读课文,自愿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还可以仿照书上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句子。

(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让学生读、摘、写词语,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练习

1、 填空

( )的杜鹃花 ( )的身影 ( )的镜子

( )的山谷 ( )的歌声 ( )的果子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泉水有( )、( )、( )、( )的特点。

(2)泉水流过( )、( )、( )、( )。

3、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

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

【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增强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写字

学写“股、脆、杜鹃”四个字,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可以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 另外“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